ICOS|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心肌炎定义的诊断价值
iCardioOncology
01前言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经彻底改变了许多癌症的治疗策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ICI-M)是该疗法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1%--2%,其死亡率高达25%--40%。ICI-M的治疗包括停用ICIs和早期大剂量使用皮质类固醇。由于ICI-M的诊断极具挑战性,国际心脏肿瘤学会(IC-OS)提出了一个基于病理组织学结果或心肌肌钙蛋白(cTn)升高联合临床特征(包括症状/体征、室性心律失常、传导异常、左心功能障碍、其他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及CMR异常影像)的定义。
尽管该定义最近得到了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脏肿瘤学指南的认可,但该定义是基于经验性的,尚未经过全面评估。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IC-OS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定义的诊断价值,并明确加入新评价因子是否可改善其诊断性能。
02研究设计
该项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7年5月至2021年11月所有疑似ICI-M患者。根据ICOS 的ICI-M定义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定义,当存在典型的病理组织学或cTn升高且符合1个主要标准或1个次要标准时,则认为满足ICOS的ICI-M定义。同时,与ICI-M诊断金标准进行比较,评估IC-OS标准修订版的诊断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似然比、阳性和阴性预测值。
03结果
最终纳入68名疑诊ICI-M患者(中位年龄69岁,QR= 61-76岁),其中45例符合ICOS的ICI-M诊断。IC-OS定义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3%(95%CI,82%~99%)、70%(95%CI,47%~87%)、3.1(95%CI,1.7~5.7)和0.1(95%CI,0~0.3)。ICI-M组和非ICI-M组在性别(男性分别为62%和74%,P=0.336)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数量上无差异(存在2个及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分别占76%和61%,P=0.201)。与非ICI-M者相比,ICI-M患者入院时更多合并肌炎(P=0.002)或肌无力综合征(P=0.023)、心肌水肿(P<0.001)、非 缺血性心肌损伤(P<0.001),血清cTn(P<0.001)和肌酸激酶(P=0.027)水平更高。
为提高ICOS定义的特异性,研究进一步修订了该定义。从ICI治疗开始至首次心脏事件/症状的中位时间是唯一与ICI-M最终诊断显著相关的协变量(P=0.03),但未满足ICOS的定义;而以3个月为截止值时,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将此作为新的次要标准,可以在不降低IC-OS定义的敏感度的情况下提高特异性。在定义中加入该次要标准,并考虑以1个主要标准或3个次要标准来重新定义ICI-M,特异度从70%增加到83%,而敏感度保持在93%。阳性似然比也从3.1增加到5,而阴性似然比保持在0.1。阳性预测值由86%上升至91%,阴性预测值由85%上升至86%。
04结论
IC-OS定义诊断ICI-M的灵敏度为93%,但特异度中等(70%)。而通过增加满足定义所需的次要标准的数量和增加使用ICIs后3个月内新发事件/症状作为次要标准可以提高该定义的特异性。未来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确认修改后的IC-OS定义。
参考文献: Dehar o, Francois et al.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ardio-Oncology Definition for Suspected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Associated Myocardit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vol. 12,8 (2023): e029211. doi:10.1161/JAHA.122.02921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三度医学"立场无关。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联系本站(service@icardiooncology.cn)获得授权,且在醒目处注明 “转自三度医学 - iCardioOncology”。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