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院污水监测标准、采样频次//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2023-09-15 17:16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执行本标准不能达到本地区环境功能要求时,可以根据总量控制要求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制定严于本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6462169447389480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污水、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废气、污泥的污染物控制项目及其排放和控制限值、处理工艺和消毒要求、取样与监测和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污水、污水处理站产生污泥及废气排放的控制,医疗机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验收后的排放管理。当医疗机构的办公区、非医疗生活区等污水与病区污水合流收集时,其综合污水排放均执行本标准。建有分流污水收集系统的医疗机构,其非病区生活区污水排放执行GB8978的相关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和本标准表5、表6所列分析方法标准及规范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91地表水和污水检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医疗机构 medical organization

指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急救站等。

3.2 医疗机构污水   

medical organization wastewater 指医疗机构门诊、病房、手术室、各类检验室、病理解剖室、放射室、洗衣房、太平间等处排出的诊疗、生活及粪便污水。当医疗机构其他污水与上述污水混合排出时一律视为医疗机构污水。

3.3 污泥sludge

指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沉淀污泥和化粪池污泥。

3.4 废气 waste gas

指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

4 技术内容

4.1 污水排放要求 

4.1.1 传染病和结核病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表 1 的规定。

4.1.2 县级及县级以上或 20 张床位及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表 2的规定。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的污水执行排放标准,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运行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下水道的污水,执行预处理标准。

4.1.3 县级以下或 20 张床位以下的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所有医疗机构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4.1.4 禁止向 GB3838I、II 类水域和 III 类水域的饮用水保护区和游泳区,GB3097 一、二类海域直接排放医疗机构污水。

4.1.5带传染病房的综合医疗机构,应将传染病房污水与非传染病房污水分开。传染病房的污水、粪便经过消毒后方可与其他污水合并处理。

4.1.6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的医疗机构污水,若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应进行脱氯处理,使总余氯小于 0.5mg/L。

94951694473895087

35001694473895177

59521694473895533

4.2 废气排放要求

4.2.1污水处理站排出的废气应进行除臭除味处理,保证污水处理站周边空气中污染物达到表 3 要求。

60361694473895737

4.2.2 传染病和结核病医疗机构应对污水处理站排出的废气进行消毒处理。

4.3 污泥控制与处置

4.3.1 栅渣、化粪池和污水处理站污泥属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和处置。

4.3.2 污泥清淘前应进行监测,达到表 4 要求。

10301694473895853

5 处理工艺与消毒要求

5.1 医疗机构病区和非病区的污水,传染病区和非传染病区的污水应分流,不得将固体传染性废物、各种化学废液弃置和倾倒排入下水道。

5.2 传染病医疗机构和综合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房应设专用化粪池,收集经消毒处理后的粪便排泄物等传染性废物。

5.3 化粪池应按最高日排水量设计,停留时间为 24-36h。清掏周期为 180-360d。

5.4 医疗机构的各种特殊排水应单独收集并进行处理后,再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5.4.1 低放射性废水应经衰变池处理。

5.4.2 洗相室废液应回收银,并对废液进行处理。

5.4.3 口腔科含汞废水应进行除汞处理。

5.4.4 检验室废水应根据使用化学品的性质单独收集,单独处理。

5.4.5 含油废水应设置隔油池处理。

5.5 传染病医疗机构和结核病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宜采用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或深度处理+消毒工艺。

5.6 综合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执行排放标准时,宜采用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或深度处理+消毒工艺;执行预处理标准时宜采用一级处理或一级强化处理+消毒工艺。

5.7 消毒剂应根据技术经济分析选用,通常使用的有:二氧化氯、次氯酸钠、液氯、紫外线和臭氧等。采用含氯消毒剂时按表 1、表 2 要求设计。

5.7.1 采用紫外线消毒,污水悬浮物浓度应小于 10 mg/L,照射剂量 30-40mJ/cm2,照射接触时间应大于 10s 或由试验确定。

5.7.2 采用臭氧消毒,污水悬浮物浓度应小于 20 mg/L,臭氧用量应大于 10mg/L,接触时间应大于 12min 或由试验确定。 

6 取样与监测

6.1 污水取样与监测

6.1.1 应按规定设置科室处理设施排出口和单位污水外排口,并设置排放口标志。

6.1.2 表 1 第 16-22 项,表 2 第 15-21 项在科室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总Α、总Β在衰变池出口取样监测。其它污染物的采样点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

6.1.2 医疗机构污水外排口处应设污水计量装置,并宜设污水比例采样器和在线监测设备。

6.1.3监测频率

6.1.3.1 粪大肠菌群数每月监测不得少于 1 次。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接触池出口总余氯每日监测不得少于 2 次(采用间歇式消毒处理的,每次排放前监测)。

6.1.3.2 肠道致病菌主要监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的监测,每季度不少于 1 次;志贺氏菌的监测,每年不少于 2 次。其他致病菌和肠道病毒按 6.1.3.3 规定进行监测。结核病医疗机构根据需要监测结核杆菌。

6.1.3.3 收治了传染病病人的医院应加强对肠道致病菌和肠道病毒的监测。同时收治的感染上同一种肠道致病菌或肠道病毒的甲类传染病病人数超过 5 人、或乙类传染病病人数超过 10人、或丙类传染病病人数超过 20 人时,应及时监测该种传染病病原体。

6.1.3.4 理化指标监测频率:pH每日监测不少于 2 次,COD 和 SS 每周监测 1 次,其他污染物每季度监测不少于 1 次。

6.1.3.5采样频率:每 4 小时采样 1 次,一日至少采样 3 次,测定结果以日均值计。

6.1.4 监督性监测按 HJ/T91 执行。

6.1.5 监测分析方法按表 5 和附录。

6.1.6 污染物单位排放负荷计算见附录 F。

53211694473895917

59541694473895984

6.2 大气取样与监测

6.2.1 污水处理站大气监测点的布置方法与采样方法按 GB16297 中附录 C 和 HJ/T55 的有关规定执行。

6.2.2 采样频率,每 2h 采样一次,共采集 4 次,取其最大测定值。每季度监测一次。

6.2.3 监测分析方法按表 6。

38121694473896193

6.3 污泥取样与监测

6.3.1 取样方法,采用多点取样,样品应有代表性,样品重量不小于 1kg。清掏前监测。

6.3.2 监测分析方法。

7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7.1 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7.2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执行本标准不能达到本地区环境功能要求时,可以根据总量控制要求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制定严于本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附录A(规范性附录)医疗机构污水和污泥中粪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  

15211694473896307

48581694473896380

281694473896583

38481694473896695

19661694473896853

1211694473896993

47251694473897086

65571694473897198

92351694473897266

15511694473897334

16471694473897403

49261694473897508

29651694473897662

34151694473897855

33801694473897933

15131694473897993

36681694473898148

16331694473898262

2401694473898320

87951694473898445

38251694473898511

94411694473898651

附录B(规范性附录)医疗机构污水和污泥中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  

68341694473898710

5731694473898770

46781694473898836

32931694473898892

95291694473898969

66181694473899109

85651694473899268

58101694473899332

18991694473899465

85281694473899585

66421694473899655

91981694473899800

附录C(规范性附录)医疗机构污水和污泥中志贺氏菌的检验方法  

41931694473899875

48511694473900003

96011694473900064

95581694473900173

12101694473900228

51151694473900296

14191694473900483

73611694473900650

附录D(规范性附录)医疗机构污泥中蛔虫卵的检验方法  

40821694473900715

39761694473900771

75691694473900835

7341694473900975

60201694473901150

92891694473901218

附录E(规范性附录)医疗机构污水和污泥中结核杆菌的检验方法  

3771694473901329

56871694473901397

14361694473901461

79931694473901518

31311694473901575

89431694473901636

81201694473901704

70901694473901773

附录F(规范性附录)医疗机构污水和污泥中结核杆菌的检验方法  

76291694473901934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水污染物,传染病,污水,排放,污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