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腿无力,走路要摔倒...以为“脑梗”的老翟咋样了?
医生诊断:下矢状窦脑膜瘤。
得知这一结果老翟当即以泪洗面。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孩子还未婚,自己得了脑瘤,一切咋办?
患者老翟,男,60岁,淄川区昆仑镇人。
2023年7月的一天,老翟在工作中突然感觉双腿无力,走路向前倾倒。回到家后,忐忑的老翟将自己的症状告诉了爱人,老百姓对于肢体活动障碍的第一认知就是“脑梗”了。在家人的陪伴下,老翟就诊于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后给予完善相关检查,颅脑磁共振显示:额顶中线区3.9×3.9×4.2cm占位性病变。
颅脑磁共振显示:额顶中线区3.9×3.9×4.2cm占位性病变
神经外科孙铄大夫前往神经内科会诊。考虑到老翟的情绪,孙铄与其家属沟通了病情,遂即转入神经外科,准备接受手术治疗。
在准备手术过程中,医生多次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让他们了解脑膜瘤的病因及治疗。并着重告知患者家属肿瘤生长的位置会对手术造成怎样的困难,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脑膜瘤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所有肿瘤的三分之一。每年每10万人群中,约1~8位可能发生脑膜瘤。按生长部位主要分为凸面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大脑镰旁脑膜瘤、嗅沟脑膜瘤、矢状窦旁脑膜瘤、蝶骨嵴脑膜瘤、中颅底脑膜瘤、斜坡区脑膜瘤、枕骨大孔区脑膜瘤。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术前磁共振3D成像
术前顾英豪主任带领全科医护人员进行术前讨论:肿瘤位于大脑几何中心位置,基底位于下矢状窦,并且与大脑镰分界不清。肿瘤周围脑组织功能非常重要,一旦损伤即可出现偏瘫、感觉障碍、甚至意识障碍。手术采右侧冠状缝前额顶开颅经纵裂入路,经正常大脑间隙进入分块切除肿瘤。术前查体:右侧肢体肌力V级,左上肢肌力V级,左下肢肌力Ⅳ级。
手术体位与手术切口
手术取下骨瓣后采用膜(硬脑膜)锁孔入路方式经纵裂入路(图片容易引起不适,慎点)
术后CT及磁共振
术后病理
术后第一天患者查体可见左下肢肌力低,肌力II级,病理征阴性。给予对症处置后患者左下肢肌力逐渐恢复正常,出院时已可下床行走,左下肢肌力恢复正常。
患者及家属对于顾英豪主任手术团队治疗效果非常满意,住院期间多次对团队表示感激之情。
患者本人术后恢复好,可以恢复劳动能力,发自内心的开心,每次查房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术后第一天查体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术后随访情况
淄博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在顾英豪主任带领下已完成多例难度高、风险大的脑瘤手术,均取得很好的效果。三提三争见行动,我们将继续在颅脑肿瘤的诊疗道路上探索前进,为护航“强富美优”新淄博贡献力量。
供稿:神经外科 孙铄
编辑:陈圆
审核:宣传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