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首创近视手术“新加法”:复旦大学周行涛教授团队ESCRS获赞

2023
09/16

+
分享
评论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A-
A+

多年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近视手术团队在引领我国近视外科领域的创新发展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ESCRS 2023

近日,在第41届欧洲白内障与屈光外科年会(ESCRS 2023)上,来自中国首创的近视手术新方法——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周行涛、李美燕团队报告的近视全飞秒透镜“新加法”术式与眼内镜ICL“一步法”技术等创新研究,受到赞誉和肯定。

90651694820373407

在近视手术开展日益广泛的当下,临床研究与转化正向着更精准、更高视觉质量的方向,期待这些微创的可逆性近视手术能够更好地为近视人群服务。

会上,团队成员刘盛涛博士作了题为《An Innovative Concept And Practice: Recycle Of Laser Reshaped Smile-Derived Lenticules For Myopia》(一项创新性概念及实践:将激光重塑的SMILE透镜再利用于近视矫正)的报告,介绍了崭新的角膜透镜加法术——首次实现个性化透镜修饰与再利用,国际首创激光重塑近视SMILE手术中取出的“无用”透镜加植于近视者角膜层间。术后观察一年多已确认效果良好,该术式将为一些因角膜薄而不适合常规激光手术、前房浅而不适合眼内镜植入、超过1800度的超高度近视等人群带来“摘镜”佳音。

7271694820373580

刘盛涛博士

团队成员林丰博士则进一步报告远视异体透镜移植术(AL-LIKE)和自体透镜移植术(AU-LIKE)矫正的视觉效果和角膜光密度特点,提示这一新术式可覆盖近视、远视与散光。与会的英国近视手术专家Reinstain称赞该术式为“fantastic idea”(很有创意的想法)。

90241694820373661

林丰博士

团队成员沈阳博士则报告了眼内镜ICL大数据人工智能研究重要成果:首次探讨基于结合眼内睫状沟距离等多模态大数据AI模型预测ICL术后拱高的准确性,对在全球更安全有效地开展ICL技术有实用意义。该研究于近期发表在医学1区期刊《美国眼科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提示AI将是高度近视ICL术后更安全拱高的有力辅助手段。

33591694820373746

沈阳博士

李美燕副主任医师报告了深前房患者ICL植入的远期临床疗效,并探索不同前房深度患者的拱高变化规律。

74471694820373827

李美燕副主任医师

多年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近视手术团队在引领我国近视外科领域的创新发展中做出了卓越贡献。从2010年开展中国第一例全飞秒SMILE手术开始,周行涛教授团队一直注重视觉质量研究,至今已完成超过22万台全飞秒SMILE手术。周行涛表示,目前我国全飞秒SMILE手术总量已超过500万台,未来手术量还会不断增长,他强调要继续把质量控制放在首位,更要抓紧视觉质量研究。在高度近视眼内镜领域,周行涛在国际上首创无粘弹剂“一步法”技术,让手术微创性更进一步,并已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团队在Expertscape机构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领域(基于2012年至今的成果)排名全球第六(国内第一)。

周行涛团队在本届欧洲白内障与屈光外科年会作了关于ICL散光精准矫治的发言《Efficacy Comparison Between Toric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And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Plus Modified Steep-Meridian Corneal Relaxing Incision For Moderate-To High-Astigmatism Corrections》(可矫正散光的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与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联合改良陡峭子午线角膜松解切口矫正中高度散光的有效性比较研究),受到大会重视。

本届年会上,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作为中国代表发出学术创新之声,在屈光外科领域,周行涛团队关于全飞秒SMILE与透镜的发言占4/20、关于ICL的发言占6/24。其中,团队成员黄洋轶博士针对中高度近视人群,探讨了SMILE与FS-LASIK术后远期有效光学区;魏若妍博士报告了一种与传统水平植入不同的个性化定向ICL植入新方法,探讨其安全性和旋转稳定性;张哲博士探讨了高度近视伴虹膜后凹患者的ICL植入后虹膜形态。这些发言都受到好评。

3261694820373909

黄洋轶博士

29761694820373991

魏若妍博士

83481694820374051

张哲博士

92431694820374111

杨丹娟博士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成员杨丹娟博士报告了一项基于医院验光记录的对照研究,发现上海COVID-19居家期间,3~15岁儿童近视发生率增加,各年龄阶段屈光参数向近视方向漂移,为户外活动在儿童近视防控中的作用提供证据,提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特别重视生活行为方式的干预。

供稿、供图丨眼科

编辑丨党委宣传部 曹显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ESCRS,SMILE,周行涛,ICL,眼内镜,近视,透镜,角膜,散光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