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疗大动向:集采、医保、监管,谁主沉浮?

2023
09/19

+
分享
评论
思宇MedTech
A-
A+

截至2022年底,中国口腔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为1704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了13.1%。

文章来源:器械市场

编辑:郭新雨

转载要求:请在文首标明文章来源,可直接转载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医保局办公室、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口腔医疗服务和保障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文见文末)。

《通知》主要分6部分。 

一是深刻认识做好口腔医疗服务和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

将提升口腔医疗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作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满足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是加大口腔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提升服务规范化水平。

强调加强口腔医疗机构建设,严格落实各项医疗制度规范,规范开展口腔诊疗服务。

三是加强口腔科耗材供应保障管理。

对口腔科耗材挂网采购、公立医疗机构耗材采购使用管理等方面提出要求,控制耗材采购成本,促进规范合理使用。支持口腔科耗材创新发展,提升供应保障水平。

四是优化医疗服务价格及医保政策。

做好口腔医疗服务价格调控工作,优化医疗保障政策,支持鼓励商业保险积极发挥作用,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五是加大监管工作力度。

指导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完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加大对口腔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力度,持续改善口腔医疗服务质量。

六是加强宣传引导。 

2023年3月1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公布2023年集采工作重点,医疗器械涉及硬脑(脊)膜补片/疝修补耗材、神经外科耗材、IVD、吻合器、超声刀、种植牙等10余类产品。 

2022年以来,口腔医疗领域的变革正在加速进行,不仅涉及到口腔种植、正畸等消费医疗产品,还影响到医保政策和耗材市场。

01、集采正改变消费医疗格局 

集采不再仅限于医保范畴,它的延伸已渗透到口腔医疗等消费医疗领域。 

生长激素、种植牙、隐形正畸、OK镜等高毛利消费医疗产品已被纳入集采范畴。在集采的常态化发展下,未来涉及民生负担的医疗领域或都有被控费的可能。

  1. 口腔种植牙集采:2022年8月,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发布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民营医院机构,首次明确要参与口腔种植牙服务的价格调查登记工作。这项工作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的采购联盟,涵盖了吉林省、湖南省、安徽省六安市、江西省南昌市、湖南邵阳市等地。

  2. 口腔正畸托槽集采:2022年10月,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公告,宣布在陕西、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新疆等15个地区开展口腔正畸托槽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同年12月19日,陕西省公布集采拟中选结果。49家企业的739个产品进入现场竞(议)价环节,32家企业的572个产品拟中选。集采周期为2年,采购需求量原则上不得低于上一年度实际使用量的70%。

02、口腔耗材集采与价格调整 

口腔医疗集采不仅影响产品选择,还在价格方面产生明显影响。

  1. 集采降价:种植牙和正畸材料等口腔耗材在2023年开始落地,带来了明显的价格降幅。例如,种植牙的平均价格降至900余元,最低中选价格仅为548元,降幅达55%。正畸材料托槽类耗材平均降价43.23%,最高降幅达88%。

  2. 使用中选产品:针对口腔耗材的使用,相关通知要求优先采购中选的产品,并将其与奖惩制度挂钩。这有望推动更多医疗机构选择中选产品,降低治疗成本。

03、口腔医疗有望纳入医保范围 

对于行业较为关心的是否纳入医保问题,《通知》解读指出“优化医疗服务价格及医保政策。做好口腔医疗服务价格调控工作,优化医疗保障政策,支持鼓励商业保险积极发挥作用,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关于口腔医疗是否纳入医保范围,有一些具体的政策说明。

  1. 医保纳入原则:根据9月5日发布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支付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相关内容,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的准入和管理应始终牢牢坚持“保基本”的功能定位。 “原则上临床价值不高、价格或费用远超基金和患者承受能力的医用耗材,以及非治疗性康复器具等不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但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医用耗材有望被纳入医保。  

  2. 地方实践:一些地区,如内蒙古、宁波、蚌埠等,已经开始尝试将口腔种植牙纳入医保范畴。然而,这一政策尚不具有普适性,医保的覆盖范围和报销比例仍在不断探讨和改进中。

04、口腔医疗市场的表现

截至2022年底,中国口腔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为1704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了13.1%。参考历史情况,预计2022年到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约超12%,预计至2025年底,我国口腔行业口腔医疗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为2700亿元,由此可见,我国口腔医疗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然而,由于口腔种植体技术门槛较高,我国种植牙市场常年由进口品牌垄断,国产化率只有6.8%。我国口腔种植市场中进口品牌占比90%以上,国产品牌为10%左右。数据显示,2020年韩国奥齿泰Osstem占据我国市场榜首,其次为登腾Dentium,市占率第三的为瑞士品牌士卓曼 Strauman。 

今年1月11日,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在四川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本次集采汇聚全国近1.8万家医疗机构的需求量,达287万套种植体系统,约占国内年种植牙数量(400万颗)的72%。然而,此次集采后,虽然欧美品牌市场份额出现下降,但韩系品牌份额上升,国产品牌并未实现突围。也就是说,在临床使用习惯和认可度的限制下,种植牙领域的国产替代还需要时间。综上所述,口腔医疗集采、价格调整以及医保政策的调整正在推动口腔医疗市场朝着更规范、透明的方向发展。同时,行业监管力度也在增强,以打击不正当行为。在这一多维度的整治背景下,口腔医疗市场的“良币”仍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口腔医疗领域的健康发展,造福广大患者。

附《关于进一步推进口腔医疗服务和保障管理工作的通知》全文

951695078133343

主编|赵清     

审核|祎禾    

排版|miya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种植牙,集采,医保,口腔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