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P能抑制纤维蛋白形成,有抗凝血酶作用,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
FDP(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即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是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在纤溶酶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降解产物的总称,FDP包括纤维蛋白原(Fg)和纤维蛋白单体(FM)的产物(FgDPs),以及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FbDPs),其中FbDPs包括D-二聚体和其他的片段。FDP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溶解功能。在纤维蛋白原大量被分解所引发的原发性纤溶亢进发生时,FDP含量明显升高。在高凝状态、肺栓塞、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等所致的继发性纤维亢进时,FDP含量亦升高。可见,FDP是反应纤溶亢进的敏感指示,在发生原发性纤溶亢进时其含量均可增高。
DD(D-Dimer),即D-二聚体,是指纤维蛋白单体经XⅢa、Ca2+交联后形成稳定的交联纤维蛋白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碎片,包括YY/DXD碎片、YD/DY碎片、DD/E碎片、DD碎片等。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的特异性产物,测定D-二聚体可以判断纤维蛋白是否已经形成。在发生继发性纤溶亢进时,如DIC、血栓性疾病、感染性、恶性肿瘤等疾病中均可表现高值。因此D-二聚体是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TE)、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重要指标。
FDP和DD的区别:
水平增高。在其它一些病理情况下,诸如DIC时,两种的变化基本平行。原发性纤溶与继发性纤溶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纤溶发生时是否有凝血过程的发生。D-二聚体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是血栓已被溶解的直接证据。FDP是纤溶亢进状态的敏感指标,无论出现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纤溶时均特意性升高。因此,D-二聚体、FDP的检测对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D-二聚体和FDP二者结合可以明显地提高高凝状态和血栓疾病的阳性检出率及阴性排除率;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图1 FDP分子结构示意图
FDP和DD的生物学功能
在生理条件下,正常人的血管内壁的凝血和抗凝保持动态平衡,以维持血液内正常的流动状态。一旦凝血过于强大,机体内就会形成血栓,纤维蛋白就是形成血栓的主要成分。纤溶系统,即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机体通过产生激活的一些酶(纤溶酶)可以把血栓成分(纤维蛋白)进行降解,所形成各种降解产物包括D-二聚体和FDP,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完全降解形成的二聚体片段,FDP则包括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共同所降解的一系列片段的混合物。形成的各类小片段会随着血液流动排出体内,通过检测这两个指标,可以判断血栓风险,和进行栓溶治疗后的效果。FDP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当血浆FDP异常升高常说明处于血栓状态。此外,FDP能抑制纤维蛋白形成,有抗凝血酶作用,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D-二聚体水平升高说明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的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因此,D-二聚体是血栓性疾病特异性靶点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