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100例!无锡九院成功开展骨科机器人手术破百!
文章来源: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编辑:章雨晴
转载要求:请在文首标明文章来源,可直接转载
MedRobot
据MedRobot了解,2023年9月19日下午15点,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骨科医院)手术室内,脊柱外科团队和创伤骨科团队共同完成了一台“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的脊柱与骨盆后环重建、骨盆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
这是继今年4月在市内率先开展骨科机器人手术以来,九院成功开展的第100例机器人辅助手术,创造了无锡此类手术量的新纪录!MedRobot转载公众号消息供读者参考。
新闻概要
无锡九院作为江苏省首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上半年在市内首家引进“天玑”第二代骨科手术机器人,并成功完成了首例机器人导航辅助定位下的骨盆螺钉内固定术,迈出了临床应用的第一步。 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吴永伟介绍:“机器人导航辅助,可以‘弥补’传统骨科手术中透视差、难精准、切口大等问题,同时,医生制定的手术方案被机器人精准执行,确保了操作环节的安全与高效。人、机‘强强联合’,极大减少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让患者少受罪,也加速术后康复。” 短短数月,九院借助“天玑”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了骨盆骨折、脊柱创伤骨折、踝关节骨折等超百台手术,并已广泛应用于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足踝外科、手外科等多个骨科特色专科。接受机器人手术的患者均恢复良好,复查情况理想。
手术介绍
第100台手术:
本次机器人辅助下第100台手术中的患者老李不慎从约3层楼高处坠落,头部及全身多处遭撞击,骨盆处疼痛剧烈,无法正常活动,下腹部亦有疼痛不适。 “120”送至九院后先行急诊抢救,入院诊断为: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创伤性蛛网膜下出血,颅骨和面骨多发性骨折,颅内积气(气颅症),腹腔积液,多发性骨盆骨折,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可能伴髋关节脱位,左眼睑皮肤裂伤,右外耳挫伤,双侧肺炎,病情十分严重。 创伤骨科团队和脊柱外科团队经详细术前讨论,因为患者骶骨粉碎性骨折,加之骨盆的前、后环都有粉碎性骨折,需进行大面积重建,故决定由骨科机器人辅助进行联合手术。 术前,机器人C臂机采集患者图像传至主控“大脑”,设计出最佳手术通道,并模拟手术过程,确保螺钉走位的精准。 术中,脊柱外科副主任张树军博士团队首先“上阵”,进行脊柱、骨盆后环的重建,为骨盆前环手术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 紧接着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马运宏及助手开展第二环节手术,在无需患者翻面(避免因患者骨盆不稳导致继发伤)的情况下,由机器人“开路”,仅需小于1cm切口,快速完成骨盆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整台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足踝外科团队:
此前,足踝外科团队也借助骨科机器人辅助顺利完成多例创伤修复手术。
其中,来自安徽30岁的患者小张,2年前因车祸导致左脚严重创伤,在当地医院经过多项修复手术治疗后,仍出现左脚外侧压痛,行走后疼痛加重,而跛行的走路姿势更是让年轻的他大受困扰。
慕名来到无锡九院足踝外科后,他被初步诊断为:左跟骨、骰骨、跖趾骨创伤性骨缺损。足踝外科团队在机器人导航辅助下,为其行左足假体置换术+取髂骨植骨术+足三关节融合术+骨水泥置入术。
手术中机器人精准定位3D打印假体放置位,通过计算机软件预置克氏针最佳进针方向,医生据此实现手术操作的精准、高效。患者小张术后恢复良好,走路姿势的恢复也让他更自信。
医院与手术机器人
机器人辅助手术“赋能”骨科精准治疗是骨科前沿诊疗技术发展趋势之一。 日前,九院关节外科也已借助现代手术辅助系统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疗效显著,意味着关节手术更加精准化、科技化、微创化。同时,这也是无锡九院骨科诊疗细分化、精品化的实际举措之一。
下一步,九院骨科将最大化发挥骨科机器人辅助各类手术优势,进一步拓宽手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在骨关节、骨肿瘤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开展骨病诊疗新技术新项目,助推区域医疗水平高质量发展,让百姓真正实现“大病不出省、市”,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先进诊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