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隐蔽的杀手”-支气管Dieulafoy病
编者按
Dieulafoy(杜氏)病是一种以黏膜下畸形动脉破裂出血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见于消化道,支气管Dieulafoy病亦有少量案例积累。相对于单纯的支气管Dieulafoy病,尘肺合并支气管Dieulafoy病更加罕见、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一旦活检,极易造成致死性大咯血,危及患者生命。
赣州五院呼吸介入中心近日收治尘肺合并支气管Dieulafoy病患者1例,经过支气管镜检查、增强CT、DSA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等综合诊疗手段,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分享病例如下:
患者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男性,73岁。
诊断:尘肺3期;支气管Dieulafoy病
既往史:既往曾有过咯血史。
病情介绍
患者赵大爷,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咳嗽、咳少许黄痰,右背部疼痛,感吸气时明显,感热、盗汗,无气紧,无咯血,无头晕、头痛等不适。为求诊治,遂至我院就诊,门诊查胸CT 提示:
1、双肺弥漫性病变,须警惕尘肺,建议结合粉尘接触史;
2、双肺散在慢性炎症;
3、左肺下叶背段支气管狭窄并肺段不张,建议支气管镜检查;
4、左肺下叶磨玻璃结节,建议:3个月复查。拟“1.尘肺 临床诊断,2.肺不张,3.肺部阴影”收入住院。
入院后行支气管镜检查术,镜下发现左上叶固有段显著充血之瘤样突起,内镜窄带成像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提示显著充血,考虑其为支气管Dieulafoy病,为避免引发大出血,未行支气管镜下活检。该病属于临床罕见病,极易出现误诊或漏诊,若习惯性给予活检,则可能引起致命性出血。
图1 支气管镜检查图像
随后,患者行增强CT检查,结果提示左肺支气管动脉异常扩张,主要来源为左右共干的支气管动脉,进一步明确诊断为支气管Dieulafoy病。
图2 胸部增强CT图像
支气管Dieulafoy病会导致反复发作、无诱因的咯血,也可能自发破裂导致大出血,是在支气管里的一枚隐蔽“定时炸弹”。为拆除“定时炸弹”,与家属沟通同意后,五院呼吸介入中心为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图3 患者DSA图像
图A提示血管紊乱,染色明显;图B为栓塞后即刻手推造影,染色消失,提示栓塞成功。
术后3天,患者再次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可见左上叶固有段瘤样突起较前缩小,NBI提示充血较前减轻。
图4 支气管镜复查图像
病例总结
1、支气管Dieulafoy病在临床罕见,国内见文献报道不足10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咯血、咳嗽、气短、胸部不适等,也可无任何症状表现。本例患者尘肺病诊断明确,需警惕咯血既往史,结合支气管镜下和增强CT的结果,考虑支气管Dieulafoy病。
目前Dieulafoy病多以支气管镜检查作为常规且重要的诊断方法,在支气管镜操作中,一旦遇到内膜突起的光滑小结节,应警惕是支气管动脉畸形所致的支气管Dieulafoy病,慎重活检以避免致命性大出血,文献报道活检后大咯血致死率为16.7%。本例患者行NBI和增强CT检查,及时发现支气管Dieulafoy病,并行DSA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取得良好疗效。
专家简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