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下发,第三章内容主要阐述的是科室成本的归集和分摊。公立医院科室成本分摊主要采用的是四类三级分摊,将成本逐级结转至临床服务类科室。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国家疾控局综合司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的通知》。
按照《通知》安排,到2025年底,争取实现三级医院全部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DRG成本核算;二级及以下医院全部开展科室成本核算、诊次成本核算、床日成本核算,逐步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DRG成本核算。到2030年底,力争所有医院均开展上述成本核算工作。
和《通知》一同印发的,还有《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指导手册》全文共十一章,从概念、方法、流程引导、公式计算到结果分析,对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全流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对成本核算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详细解析。(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
《指导手册》的第三章内容主要阐述的是科室成本的归集和分摊。本文提炼章节重点核心知识,以便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01 什么是科室成本核算?
科室成本核算是指以科室为核算对象,按照一定流程和方法归集相关费用、计算科室成本的过程。
核算的对象是按照医院管理需要设置的各类科室单元。包括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科室成本核算方式主要采用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两种归集方式,成本计入分为直接计入和计算计入,间接成本分摊方式采用一级分摊、二级分摊、三级分摊的四类三级分摊方式。
02 科室直接成本如何归集
科室直接成本分为直接计入成本和计算计入成本两种。能够直接计入的费用直接计入到对应的成本核算单元,不能直接计入的计算后计入到成本核算单元。
(一)直接计入成本归集方式
可直接计入的成本有:
1.人员经费: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等。
2.卫生材料费:血库材料费、医用气体费、影像材料费、化验材料费、其他卫生材料费等。以实际消耗记录直接归集到科室,对于未设二级库、无法获得消耗记录的,可以根据领用记录直接归集到科室。
3.药品费:药品费可分为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一般根据处方和医嘱记录直接归集到科室。
4.固定资产折旧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按照固定资产计提要求提取折旧,科室单独使用的设备、家具、房屋等折旧费可以直接计入到科室。
5.无形资产摊销费: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科室单独使用的无形资产,摊销费可直接计入到科室。采用年限平均法或者工作量法,按月对使用年限有限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6.其他医疗费用:如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培训费、邮电费、因公出国(境)费、维修(护)费等,按照实际发生额直接计入到科室。
直接计入成本归集示例:
某医院20xx年7月发放全院职工基本工资 52830040.00元,基本工资科室汇总见表 4-1,此项成本可以按照科室汇总表直接计入到科室单元。因此,归集到消化内科住院的基本工资为150530.00元,归集到检验科的基本工资为80 016.00 元。
(二)计算计入成本归集方式
计算计入成本是指由于受计量条件所限,无法直接计入到科室单元的费用。医院应当根据谁受益谁承担、重要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将需要计算计入的科室直接成本按照确定的标准进行分配,计算计入到相关科室单元。
计算计入成本主要包括:
1.房屋类固定资产折旧费:按照各科室的面积比例计算计入科室成本。
2.计提医疗风险基金:医院确定当年应计提的医疗风险基金后,按照各科室的医疗收入比例计算计入到科室成本。
3.水电气等能源性消耗:按照科室面积、人员数量等比例计算计入。具备单独计量条件的直接计入到科室成本。
4.物业管理费:某科室单独产生的物业管理费直接计入科室成本,多个科室共同产生或提供综合服务的物业管理费按照科室面积、人员数量等比例计算计入科室成本。
5.公用设备维修费:按照服务量等一次性或分期计算计入受益的科室。
6.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按照出车情况分期计算计入受益科室,多科室共同产生的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按照受益人员数量比例计算计入科室成本。
计算计入成本归集示例:
某医院 20x 年7月共产生电费 100000.00 元,后勤部门提供了当月电费分配表及相关凭证,医学影像科单独安装电表,7月产生电费200000.00元,医学影像科电费 200000.00元直接计入医学影像科成本,剩余电费800000.00元以人员数量作为参数向其他科室分配。
某科室承担电费 =(该科室人员数量/全院人员数量)×当期待分配电费
03 科室间接成本如何分摊
科室间接成本应按相关性、成本效益关系及重要性等原则,采用阶梯分摊法,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方式进行四类三级分摊,最终将所有科室间接成本分摊到临床服务类科室。
一级分摊:指行政后勤类科室成本的分摊。
二级分摊:指医疗辅助类科室成本的分摊。
三级分摊:指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的分摊。
(一)一级分摊
一级分摊,是行政后勤类科室的成本分摊,将成本分摊至医辅、医技、临床科室。采用人员数量、工作量、内部服务量等作为分摊参数,不同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分摊参数。
分摊方式1:先全部分摊至医疗辅助类科室,再由医辅科室分摊到医技、临床科室。
分摊方式2:直接全部分配至医技、临床科室。
计算公式示例:
某核算科室(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科室)分摊的某行政后勤类科室的成本 = (该科室人员数/除行政后勤类科室外全院人员数) x 当期该行政后勤类科室总成本
某神经内科门诊分摊审计处人员经费=[神经内科门诊人员数/(全院人员数-行政后勤类科室人员数 )]x 审计处人员经费=[7/ ( 3215-275)]x1891 286=4503.06(元)
依次计算出神经内科门诊分摊审计处其他的科室成本,同理,可计算出其他行政后勤科室分摊至神经内科门诊的科室成本。
(二)二级分摊
二级分摊,是医疗辅助类科室的成本分摊,一级分摊后,医辅科室将全部成本分摊至医疗技术、临床服务类科室。按照“谁受益谁承担”原则,可采用人员数量、工作量、医疗收人、内部服务量、内部服务金额、占用面积等,进行分项结转分摊。
计算公式示例:
以神经内科门诊分摊挂号收费科一级分摊后成本为例来说明医疗辅助类科室成本的二级分摊过程。确定挂号收费科的分摊系数为工作量,即各科室挂号量,通过一级分摊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计算公式:
神经内科门诊分摊挂号收费科人员经费(科室一级分摊后成本)=(神经内科门诊人次/全院门诊人次) × 挂号收费科人员经费(科室一级分摊后成本)=(100000/2000000)× 20831702=1041585.10(元)
注意:
医疗辅助类科室进行二级分摊时,不同的科室单元需选择适当的分摊参数进行分摊比例计算:
某(临床、医技)科室分摊的某医疗辅助类科室的成本 = 该医疗辅助类科室的总成本×分摊参数比例
(三)三级分摊
三级分摊,是医疗技术类科室的成本分摊,二级分摊后,将成本再分摊至临床服务类科室,最后形成临床服务类科室门诊、住院成本两种。分摊参数选择工作量、医疗执行收入比例等。
计算公式示例:
某临床服务类科室所承担的某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 =( 该临床服务类科室确认的该医疗技术类科室的开单收入/该医疗技术类科室执行收入) × 该医疗技术类科室总成本
神经内科门诊分摊放射科人员经费=(神经内科相关收入/放射科执行收入)×放射科人员经费(二级分摊后成本)=(4620000/67290000)×51125293 =3510162.78(元)
依次算出放射科分摊至神经内科门诊的其他科室间接成本,同理,可计算各医疗技术类科室分摊到神经内科门诊的成本。
注意:
三级分摊完成后,临床服务类科室承担分摊后总成本,应包含临床科室、医疗技术科室、医疗辅助科室及行政后勤科室四类科室的所有直接成本。
备注:图文汇编自财务司《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财政部《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应用案例-科室成本核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