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展全汇总(五)
截至2023年7月,我国已确定五批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覆盖所有医疗资源薄弱省份。大健康派按照省份、批次,对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进行盘点,梳理当前建设进展。
贵州(6个)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第四批)
2022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正式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根据规划,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将落户贵州省人民医院观山湖院区,是以治疗儿童心脏病、血液肿瘤、发育行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遗传代谢系统疾病等疑难杂症为核心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院集儿童医学、科研、教学于一体,辐射云贵川湘四省边际,明确医院床位1000张,一期工程已配置部分基础专科医疗设备及平台设备,二期项目配备有PET-磁共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镶嵌手术室装备等“高精尖”医疗设备。项目已于2023年4月正式运行。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第四批)
贵州首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在原贵州省骨科医院的基础上,依托北京积水潭医院资源进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该项目位于贵阳市白云区思贤街206号。用地面积6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9000平方米,设计床位1200张。2023年2月24日,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揭牌仪式在贵阳举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遵义医院(第四批)
2022年10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与贵州省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共同推进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桃溪分院建设,同时该院将冠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遵义医院”,由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齐鲁医院遵义医院的依托医院,重点建设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肿瘤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
短期内,齐鲁医院将利用 3—6 年时间,通过“技术、品牌、管理”三平移,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遵义医院在诊疗规范、技术能力、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管理水平等方面工作逐步提升,在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类疾病等重点病种的诊疗能力与齐鲁医院逐步实现同质诊疗水平。
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第五批)
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总规划床位数1700张,按照“一院两区”设置南明院区和观山湖院区。其中,南明院区2023年上半年底投入使用床位达450张;二期选址位于南明院区地块内,建设内容包括门急诊、医技楼等,建成后新增床位450张,南明院区床位共900张。观山湖院区总规划用地204亩,规划床位800张,其中一期建设500张,总建筑面积约107670平方米,项目已于2021年12月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底投入使用。
在科室设置方面,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将建强脑病科、心病科、肿瘤科、肺病科;建优中医经典病房、脾胃病科、重症医学科;发挥中医特色优势,补齐传统疗法中心、慢病管理中心、治未病中心等短板。投入运营后5年,实现与广东省中医院同质化发展,脑病、心病、肿瘤、肺病、脾胃病等专科水平达到国家级重点专科标准。
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第五批)
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和浙江省人民医院合作共建,建设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依托浙江省人民医院的综合实力和重点学科优势,打造“综合发展+专科突出”的现代化医院。把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疾病预防、健康管理为一体的高水平项目医院,成为立足贵州、辐射西南地区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023年11月30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正式揭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第五批)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是贵州省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共建的一所公立综合性三级医院,中山一院作为输出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作为依托医院。医院位于花溪区民安路与人民大道交叉口北200米。分两期建设,一期已于2021年7月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37.47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499张,包含临床业务、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用房及附属设施,重点建设了普通外科与器官移植中心、呼吸与危急重症中心、肿瘤中心、心脑血管中心。二期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主要包含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临床研究中心、研发攻关和成果转化中心、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云南(3个)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云南医院(第一批)
2022年11月,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升级项目开工仪式在云南昆明举行。升级项目占地60亩,建筑面积为13万平方米,计划于2025年投入使用。将建成国内最大的结构性心脏病诊疗中心和云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云南省心血管重点实验室,在提升我国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整体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第二批)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于2021年6月获批第二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与云南省政府合作共建的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北大肿瘤云南医院位于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规划土地150亩,规划设置床位1000张(一期设置床位600张,二期设置床位400张),依托云南省肿瘤医院自贸区分院建设,由北大肿瘤医院主管主营。
中日友好医院云南医院(第二批)
中日友好医院云南医院是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由来自北京的中日友好医院,依托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在昆明市新建新昆华国际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东院)项目。该项目位于凉亭片区东部金马路与东三环交叉口西北侧,规划床位2000张,总占地约238亩,分三期开发,目在建的是一、二期工程,主要涉及国际医学中心、综合诊疗区、综合住院部、呼吸诊疗中心、传染病防治综合楼以及科研教学综合楼等附属设施的建设,总建面约38.49万方(不含三期)。据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蒋立虹介绍,项目预计2-3年完成建设,预计2024-2025年能建成投运。
西藏(2个)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医院(第四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医院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下确定的重大民生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规划总用地面积300亩,规划总床位1499张,一期开放800张。2022年8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签订了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协议,同年10月获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
医院致力于建设成为符合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求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三级甲等公立综合医院,以“大专科、强综合”为发展理念,重点承担全区疑难危急重症疾病的诊疗和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救援任务,突出解决严重威胁西藏人民群众健康问题的心脑血管、创伤、呼吸等高原地域性疾病,着力打造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辐射全区的医疗服务高地。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西藏医院(第四批)
2021年8月,在全国卫生对口支援工作会上,西藏自治区妇产儿童医院(西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签署《支持西藏自治区妇产儿童医院建设合作协议》,形成“省部共建”关系。2021年10月,挂牌“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西藏自治区妇产儿童医院(西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2022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西藏医院”入选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2024年1月25日,西藏自治区妇儿医院在成都召开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西藏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概念方案论证会议。与会领导、专家组成员就项目“高原星空 医学高地”“敢耐冰寒 格桑梅朵”两种概念方案的最终确定开展论证研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米玛多吉强调,希望在项目前期要提前布局、超前谋划,合理利用西藏光照强、风力大的自然优势,注重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理念,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号召的同时,达成降本增效的目的。
陕西(1个)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第五批)
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入选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023年12月23日,举行揭牌仪式。项目分两期建设完成,共规划床位2400张。
到2026年,输出医院与依托医院在文化、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将完全实现同质化,并将肿瘤、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和骨病四个学科建设成为辐射陕甘宁蒙晋的国家级区域诊疗中心,大幅度降低相关病种的外转率。争取到2027年,将项目医院高质量建设成为“引领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接壤区域的医学发展、辐射中国西部地区”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肿瘤、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和骨病四个学科达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水平,其他学科基本达到与输出医院同等水平。
甘肃(4个)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第三批)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项目于2022年6月开工。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300亩,总建筑面积30.97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800张,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肿瘤疾病防治专业机构。该项目建成后,将有力弥补甘肃省医疗服务短板,整体提升省肿瘤防治水平,降低省肿瘤患者跨省就医数量和费用,实现肿瘤患者足不出省即可享受国内一流医疗服务。项目预计2024年12月交工投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甘肃医院(第五批)
2024年1月29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甘肃医院正式揭牌,标志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全面启动。上海龙华医院甘肃医院位于兰州市榆中县,依托医院为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输出医院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项目依托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东院区进行相关建设,项目医院总建筑面积10.99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000张,项目于2023年开展过渡期工作,计划2025年初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第五批)
2022年7月,酒泉市人民医院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批复为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020年3月28日,酒泉市人民医院迁建项目由酒泉市发展和改革委批准立项,项目占地228亩,建筑面积24.0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门诊医技楼、住院部楼、行政办公楼、科研中心等13栋单体建筑,设置床位1800张。2022年6月29日,13栋单体建筑全部完成主体封顶。2023年,项目主要进行变配电、通风空调、采暖消防安装和装饰装修等工程。2024年1月11日下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召开干部大会,强调新院区搬迁要根据业务发展和患者的实际情况,自我加压、提高标准,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确保新院区早日投入运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早日挂牌。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定西医院(第五批)
2023年7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定西医院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1.14万平方米,新建门诊医技楼、病房楼、感染楼、科研制剂楼等,总投资10亿元,规划设置床位1000张。项目依托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品牌、资源、技术、人才、科研等优势,紧紧围绕区域内群众急需、医疗资源短缺和异地就医最突出的诊疗需求,计划用3-5年建成心、脑、肺、骨和代谢病为主要建设方向的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项目预计2023年底动工建设,2025年全面建成。
青海(2个)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海医院(第三批)
2021年7月16日,西安交大一附院发挥区域引领作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青海省人民政府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共建区域医疗中心框架协议》,以青海省人民医院为依托医院,充分利用医院的优质资源,合作开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根据当地学科布局,医院以神经学科、心脑血管学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学科为主同质化建设发展区域医疗中心。大力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在中心的应用,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2022年2月,西安交大一附院委派首批专家赴青海省人民医院进驻科室开展实质性工作。
2023年7月20日,青海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一期)和青海省国家紧急救援基地项目举行奠基仪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青海省人民医院作为建设单位出席仪式。青海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一期)和青海省国家紧急救援基地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85亩,本期两个项目总建筑面积11.7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医技用房、住院用房、高原医学实验室、急诊医技用房、重症监护病房及各类辅助用房,计划2025年底项目建成投运。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海医院(第四批)
2023年11月,青海省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一期)在青海省海东市河湟新区开工,2024年 1月31日,青海省中医院举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海医院(过渡病区)”挂牌仪式,标志着国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战略目标在青海正式落地并初见成效,象征着天津青海两省市开启了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海医院项目选址在青海省海东市河湟新区,总建设规模8.5万平方米,总投资6.5亿元,一期初步规划设置床位500张,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青海省一所集以医疗、教学和医学科研为主要功能,覆盖远程会诊教学、临床技能培训、中医治未病、康复医学、中医药研究型门诊和病房、循证中医临床研究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及医疗大数据等领域的现代化综合中医区域医疗中心。
宁夏(1个)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第三批)
2023年11月消息,位于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北侧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在建项目加紧施工,计划2024年5月全面封顶。该医院是宁夏第一个国家妇儿区域医疗中心,占地面积1511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7870平方米,建成后总床位数达1000张。医院布局妇科、产科相关专科门诊,超声、放射等影像学检查科室,以及手术室、成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等。
新疆(4个)
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第一批)
2019年,新疆被纳入第一批“10+1”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省份。新疆人民政府与北京儿童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正式确定北京儿童医院全面托管新疆儿童医院,共同建设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2020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授予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筹建)”。2020年12月19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筹建)正式揭牌,新疆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将正式步入“快车道”。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介绍,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将以10年为期启动建设,在国家发改委和自治区发改委大力支持下,前5年将建设800张床位的住院楼,改善儿科救治硬件设施。同时,北京儿童医院将长期派驻院长及选派专家来疆,并通过医联体和远程医疗协作网,以线上线下形式开展人才培养、技术输出等,以提升新疆儿科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第二批)
2021年,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喀地一院)建设项目获批第二批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项目,正式开启了喀什地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新篇章。2023年9月,一期建设工程全面竣工,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持续推进科室的设置与搬迁工作,逐步收治各类患者,包括感染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及风湿免疫科等。2024年元旦前后,影像中心磁共振正式开机运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功能室顺利启动。
图源: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医院(第二批)
西安交大二附院新疆医院作为国家呼吸疾病区域医疗中心,于2021年6月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自治区人民医院共同建设,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核定床位数1100张,设有门诊综合楼、发热门诊楼、国际医疗楼以及6栋病房楼共9栋医疗建筑,于2023年12月11日试运营,并开展了为期5天的大型义诊和慢病筛查活动,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第四批)
2021年1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共同签署了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合作协议,将第一师阿拉尔医院作为依托医院,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作为输出医院派驻专家进行接管。2022年10月4日,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新院区正式开工建设,2023年2月16日揭牌。新院区位于第一师阿拉尔市中部,阿拉尔大学城内,占地面积500亩,总投资10.56亿元。一期规划用地面积129332m²,规划床位650张,建筑面积123000m²,将建成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和应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和以微创技术诊治中心、呼吸危重症诊疗中心、肿瘤诊治中心、妇儿急危重症诊疗中心、病理诊断中心、紧急医学救援中心为重点的综合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预计2024年10月竣工交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