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行业税务风险面面谈
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日益增加,医疗美容行业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在行业的繁荣背后,税务风险也不容忽视。盈科高伙孙书保律师团队深耕消费医疗及大健康行业,对于保留财税合规在内的全流程消费医疗大健康行业提供全业务流程的法律服务,从经营特点、获客渠道等特征入手,结合税收大数据,对部分医疗美容机构的税务风险进行深入分析。
一、直客型医疗美容机构的税务风险
直客型医疗美容机构主要通过广告投入来吸引客户。这类机构通常体量大、品牌意识强烈,并且提供多种业务。由于它们大多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因此在提供手术类和非手术类医疗美容项目的同时,还可能兼营医疗美容耗材、美容护肤品销售以及生活美容项目等。然而,这类机构在税务方面存在混淆应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风险。根据财税〔2016〕36号文件,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征增值税,但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直客型医疗美容机构可能将非医疗服务错误地享受税收优惠,或者将应税收入与免税收入混淆,从而引发税务风险。例如,大连A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就将部分生活美容服务错误地按照医疗服务申报增值税免税销售额,导致少计应税收入约2000万元。最终,该企业补缴了相应税款和滞纳金。
二、渠道型医疗美容机构的税务风险
渠道型医疗美容机构主要依赖美容院等合作企业引流客户,并按照客户消费进行分成。由于合作方多为中小型美容院,其财务和税务管理可能不够规范。因此,在支付渠道佣金时,渠道型医疗美容机构可能无法取得合法、有效的税前扣除凭证。为了逃避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一些机构可能通过账外隐匿应税服务收入等手段,直接使用现金支付渠道佣金。此外,由于医疗美容行业的客户群体主要以个人为主,索取发票的意识不强,这也为机构提供了逃税的空间。例如,某渠道型医疗美容机构就因接受虚开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在税前列支而被税务机关依法处罚。同时,稽查干部还查出部分机构存在延计、少计销售收入以及虚增成本费用偷逃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情况。
三、生活美容型医疗美容机构的税务风险
生活美容型医疗美容机构主要为居民提供生活美容、护肤保养等非医疗服务,并与渠道型医疗美容机构合作获取大额分成。这类机构多为非法人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且大部分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由于财务核算不健全,它们容易发生隐匿收入的现象。一些生活美容型医疗美容机构通过不申报收入或短暂经营后注销再在原址注册新商户的方式来规避监管。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税收法规,还导致账外隐匿收入金额巨大。在税务机关的检查中,就有美容机构因隐匿收入被定性为偷税并受到相应处罚。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医疗美容机构在税务方面存在不同的风险点。为了降低税务风险并确保合规经营,这些机构应加强财务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遵守相关税收法规和政策要求。同时,税务机关也应加大对医疗美容行业的监管力度,通过税收大数据等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违法行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