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靶向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为何会转化成小细胞肺癌?

2024-09-13 09:58

小细胞肺癌转化是靶向治疗过程中一种复杂且常见的耐药机制,其治疗难度较大。

靶向治疗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大量研究数据表明,靶向治疗在携带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能够显著改善疾病的预后,相较于传统化疗来说疗效更为显著。然而,随着靶向治疗的广泛应用,耐药性问题逐渐暴露,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就是小细胞肺癌的转化现象。

小细胞肺癌转化的发生机制

根据现有的数据,小细胞肺癌的转化主要发生在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过程中,发生率约为5%-10%。此外,这种转化现象也可见于ALK和ROS1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的过程中。对于小细胞肺癌转化的原因,学术界主要提出了两种理论:谱系可塑性理论和肿瘤异质性理论。

谱系可塑性理论:从细胞起源的角度来看,小细胞肺癌通常来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而肺腺癌则来源于肺泡II型细胞,两者的细胞起源不同。然而,谱系可塑性理论指出,当肺腺癌细胞出现TP53和RB1的基因缺失时,肺泡II型细胞可能获得神经内分泌特性,从而具备转化为小细胞肺癌的潜力。这个过程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EGFR突变的肺腺癌患者在靶向治疗后会发生小细胞肺癌的转化。

肿瘤异质性理论:另一种解释认为,部分肺癌患者的肿瘤本身就是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混合体。在靶向治疗的过程中,非小细胞肺癌的部分被成功消除,而残存的具有小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逐渐成为主导病理亚型。这种理论提示,在治疗前的肿瘤内部可能已经存在小细胞肺癌成分,靶向治疗的选择性压力促使其发展壮大。

哪些肺癌类型易发生小细胞转化?

2019年《胸部肿瘤》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探讨了EGFR靶向治疗后小细胞肺癌转化的风险因素。研究从4112名肺癌患者中筛选出863名携带EGFR突变并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占总人数的21%。其中,有43名患者不仅携带EGFR驱动基因突变,还伴有TP53和RB1的联合缺失,且其中39名患者为肺腺癌。在平均3.2年的随访中,这39名肺腺癌患者中有7名(约18%)发生了小细胞肺癌转化,显示出TP53与RB1的联合缺失是小细胞肺癌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基因背景下肺癌的治疗效果差异。单纯EGFR突变的患者靶向治疗效果最佳,中位靶向药物控制时间为36.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56.4个月。相比之下,合并EGFR与TP53突变的患者,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中位靶向药物控制时间为12.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40.8个月。而对于合并EGFR、RB1与TP53三联突变的患者,治疗效果最差,中位靶向药物控制时间仅为9.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仅为29.1个月。

多久会发生转化?

靶向治疗后,小细胞肺癌转化通常需要多长时间发生?根据现有的两项真实世界研究,小细胞肺癌的转化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具体来说,这两项研究分别显示了中位转化时间为17个月和27个月。这一结果提示,无论是谱系可塑性理论还是肿瘤异质性理论,小细胞肺癌转化的发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

小细胞肺癌转化后的治疗策略

传统观点认为,小细胞肺癌对化疗敏感,对免疫治疗有效,而对靶向治疗则常表现出耐药性。因此,很多医生的第一反应是采用化疗或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然而,真实世界的研究结果是否支持这一治疗方案呢?

2021年,《胸部肿瘤》杂志发表了一项来自国家癌症中心的研究,纳入了29名在EGFR靶向治疗后发生小细胞肺癌转化的患者。这些患者中最普遍的治疗方式是化疗联合靶向治疗(16人),其次是单纯化疗(8人 )。最常用的化疗方案是EP方案(依托泊苷联合铂类)。研究结果显示,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相比单纯化疗,能够带来更高的客观缓解率(43.8% vs 37.5%)和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时间(5.2个月 vs 3.0个月),但未能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14.8个月 vs 13.0个月,p=0.474)。此外,研究还发现,抗血管生成药物(如安罗替尼)和局部放疗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尤其是抗血管生成药物组的生存时间为15.1个月,而未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患者生存时间仅为4.3个月。

结语

小细胞肺癌转化是靶向治疗过程中一种复杂且常见的耐药机制,其治疗难度较大。现有研究显示,小细胞肺癌转化后的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但通过早期发现、全面的基因检测以及科学的联合治疗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Wang S, Xie T, Hao X, et al.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reatment mode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ansformed from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utant lung adenocarcinoma[J]. Thoracic Cancer, 2021, 12(19): 2585-2593.

2、Offin M, Chan J M, Tenet M, et al. Concurrent RB1 and TP53 alterations define a subset of EGFR-mutant lung cancers at risk for histologic transformation and inferior clinical outcomes[J].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19, 14(10): 1784-1793.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治疗,肺癌,细胞,转化,靶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双靶向CAR-T细胞疗法治疗复发多发性骨髓瘤
    打开APP 蔡绮纯肿瘤免疫治疗科普
  • 副作用越多, 疗效越好?
    打开APP 蔡绮纯肿瘤免疫治疗科普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