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药企研发注入强大动力
据国家医保局官微消息,1月9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支持创新药发展企业座谈会,与部分医药企业交流创新药发展情况,听取对医保部门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意见建议。百济神州、贝达药业、江苏恒瑞、华润三九和罗氏、强生、赛诺菲、安斯泰来等企业参加了座谈,介绍了相关情况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会议指出,国家医保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坚持管好用药医保基金,奋力解除全体人民疾病医疗后顾之忧的同时,不断健全医保制度体系,优化医保管理服务,发挥战略购买功能,为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稳定且持续增长的资金来源,有力支持创新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一系列更有力度的政策举措:
政策体系完善:着力完善"1+3+N"多层次保障体系,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
丙类药品目录探索: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引导惠民型商业健康保险将创新药纳入保障责任。
价格管理和采购流程优化:优化创新药首发价格管理和挂网采购流程,提高挂网效率。
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持续动态调整医保药品目录,及时纳入符合条件的创新药品,稳定企业预期。
药品配备和临床应用推动:推动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做好药品配备,鼓励创新药临床应用。
支持医药产业"出海":利用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的丰富经验,主动加强对外宣介,支持医药产业"出海"寻求更广阔市场。
2024年,医保局在支持创新药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在医保目录调整上,2024年创新药谈判成功率高达90%以上,远超总体成功率,新增的38种创新药均为"全球新",创历年新增比例和数量之最,医保基金对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支付超3500亿元,惠及8.3亿人次,带动相关销售超5100亿元。
医保目录调整还激发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自"国谈"启动以来,医保基金对创新药支出从2019年近60亿元飙升至2023年约900亿元,进入医保目录三年的上市公司代表性品种,首年销售额增长超300%,三年后增长超800%。
在支付机制优化上,地方医保局积极探索,上海要求定点医疗机构药品目录发布后1个月内召开药事会议"应配尽配",对临床急需新增药品建立绿色通道;广州医保局不对定点医疗机构下达医保总额预算指标,对国谈药品等创新药费用实行单列结算或DIP分值加成。
在政策扶持方面,2024年国家医保局多措并举助力创新药发展。在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探索形成"丙类药品目录",并发布《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聚焦创新药支付难题,推动地方配套方案落地,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积极响应,加大对创新药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
另外,医保谈判机制、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及加速创新药上市的绿色通道等政策,为药企研发注入强大动力。另外,技术进步令创新药研发提速。我国在基因编辑、细胞疗法、抗体药物等前沿领域取得显著突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创新药研发效率。无论从政策扶持,还是技术突破上看,创新药均站在了时代的风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