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教授:儿童口腔分龄护理是科学防龋的关键 | 对话
对话 | 《口腔观察》 小满 &李刚教授
编者按:
2024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学报》发表《儿童口腔分龄护理和科学防龋专家共识》。作者包括国内知名口腔医学专家陈敏珊、李刚、龚怡、吴友农、汪俊、胡德渝、葛立宏、彭友俭、陈玲、冯雪。
共识旨在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防龋措施提供指导, 核心在于分龄护理、长效防蛀、科学防龋, 指导家长走出儿童口腔护理误区, 提高家长对儿童口腔护理的认知水平, 为孩子找到科学 、全面、精细化的口腔护理方案, 促进口腔卫生护理行为改善, 逐渐降低儿童患龋率。
为让大众及行业人士了解该儿童口腔分龄护理共识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长远意义、推广策略,《口腔观察》特别对话该共识作者之一、我国著名口腔预防学专家、口腔公共卫生专家、口腔历史学家、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口腔文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李刚教授,以飨读者。
李刚 教授 /博士
本科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 长期从事军事口腔医学、公共口腔卫生服务和口腔医疗服务管理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创新开展我国本科生和研究生《口腔医学史》《口腔医疗服务管理学》《口腔卫生政策与法规》《口腔卫生经济学》《口腔公共卫生学》《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军队口腔卫生勤务学》《口腔医学人文》和《军事口腔医学》等选修课教学。主编和编著出版口腔医学专业图书60余部。现为西北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系教授。 我国著名口腔预防学家、口腔公共卫生专家、口腔历史学家。 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口腔文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01
背景:龋病仍是危害儿童口腔健康第一大疾病
《口腔观察》:这应该是我国口腔医学界针对"儿童口腔分龄护理与科学防龋"出台的首个专家共识,请问该共识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李刚:近年来, 我国儿童口腔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儿童口腔健康一直都备受关注。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 示, 3 岁组儿童患龋率达50.8%, 5 岁组儿童患龋率高达 71.9%, 龋病仍是危害我国儿童口腔健康的第一大口腔疾病。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 2010-2019 年我国 7、9、12、14 岁学生恒牙龋齿率呈上升趋势, 西南地区尤为突出。
龋病可引起牙齿疼痛、牙龈肿胀、感染性疾病, 当儿童出现龋病时, 咀嚼效率降低,影响食物的消化 吸收, 儿童易出现消化不良、营养不良, 进而影响生 长发育。另一方面, 乳牙因龋病而过早脱失, 可导致影响牙颌系统发育, 引起后天牙颌畸形, 不利于儿童正确发音, 让儿童感到羞于开口说话, 给患儿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
根据《健康口腔行动方案 (2019-2025 年)》规划要求, 到2025年, 儿童龋齿率要控制在30%以内。我国儿童严峻的患龋状况提示, 预防儿童龋病的关口应该前移。 伴随口腔健康科普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全国青少年儿口腔护理水平、口腔护理意识逐渐提升, 但仍然缺乏科学的口腔护理方法。基于不同年龄段儿童牙齿结构特点、 微生态环境等存在分龄性变 化, 针对目前家长对于儿童防龋的误区给与纠正, 我们提出全面精细化的分龄护理、科学防龋, 即应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选择含氟量适宜且牙本质相对磨损值 (relative dentin abrasion value, RDA) 适当的牙膏, 使用专属的口腔清洁护理产品, 逐渐降低儿童患龋率, 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02
现状:儿童口腔保健工作急需加强
《口腔观察》:我国儿童口腔护理具体现状怎样呢?
李刚:要谈及我国儿童口腔护理现状,既要了解儿童口腔护理习惯的成因,也要了解我们儿童的监护人父母当前的误区、以及儿童口腔护理呈现的一个新趋势。
我国儿童龋患严重的原因, 一方面主要与国民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 尤其是父母对儿童口腔健康认知不足有关; 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儿童口腔保健工作开展滞后, 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普及程度低。
家长对于儿童口腔护理习惯养成和具体执行至关重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 人们获得医疗知识的途径变多, 很多家长都已经有了口腔卫生保健的基本常识。但是仍有许多家长可能会陷入一些关于孩子口腔健康的常见误区, 有些家长不能正确地选择口腔护理产品及科学地使用, 不清楚正确的刷牙方式, 甚至认为孩子不会刷牙没关系, 乳牙迟早会被恒牙替换掉, 所以儿童口腔护理产品普及率仍然较低。
这些误区包括诸如:没有正确刷牙观念,认为会被恒牙替换, 所以刷不刷牙不重要, 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观念。刷牙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基本方法。其二,没有良好刷牙习惯 。其三,没有使用含氟牙膏。氟化物防龋是目前龋病预防中应用最为广泛的, 特别是含氟化钠的含氟牙膏。而含氟牙膏的防龋作用早已经被学术界及世界组织,如美国牙医协会, 美国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和欧盟等认可。其四,牙膏牙刷不分年龄。比如2~ 5 岁孩子处于牙齿发育初期, 手掌和口腔小, 宜选 用握柄较粗、 易于深入口腔的窄小刷头的牙刷, 而且刷毛要柔软。
另一个重要现状是,分年龄进行精细化护理是儿童口腔护理新趋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 60.1%, 仍有相当多父母对口腔 护理的重视程度和科学认知水平存在脱节错位的状 况。基于家长在儿童口腔护理和防龋行为中存在的误区, 分年龄的精细化护理需求提上日程, 亟需专业指导。精细化护理应当重点对家长进行儿童的口腔护理 的宣传与指导, 包括纠正已存在的口腔保健误区, 建立全面的儿童口腔护理观念, 做到每日坚持帮助儿童进行口腔清洁, 并且能根据儿童的年龄正确地选择适合的牙刷牙膏, 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树立口腔分龄护理意识, 提高儿童和家长口腔卫生知、信、行的能力, 进一步降低学龄前儿童的患龋风险。
03
分龄:科学防龋的关键
《口腔观察》:当儿童口腔分龄护理成为行业新的趋势,怎样通过分年龄护理来实现科学防龋?
李刚:我们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口腔特点,这包括不同年龄儿童牙齿发育特点、不同年龄儿童口腔微生态特点。根据儿童牙齿发育特点, 儿童牙列主要分为乳牙 萌出期、 乳牙列期、 混合牙 (替换) 列期三个阶段。不同年龄段牙齿的矿化程度、 牙釉质疏松度都有所差异。
而近年来研究发现, 儿童龋齿的发生与口腔微生态的失衡密切相关。充分了解不同年龄儿童口腔微生态差异性, 对口腔细菌群落采取干预措施时, 采用针对性的方案调节口腔菌群平衡, 为预防儿童早期龋病提供基础。
基于不同年龄段儿童在牙齿发育特点、口腔微生态上等存在显著差异, 加上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能力、牙齿发育状况、牙列排列模式均存在不同, 因 此,儿童口腔分龄护理至关重要, 也是实现科学防龋的关键。
那么怎样做到儿童口腔分龄护理呢?
首先,要选择不同年龄的牙膏清洁力。 龋病是儿童群体口腔健康的痛点, 其核心在于没有做好日常清洁护理。清洁始终是牙膏最重要的功能, 牙膏主要以摩擦的方式作用于牙齿达到清洁的效果。摩擦剂是牙膏清洁力好坏的决定性因素。RDA 是一种衡量反应牙膏清洁力的指数。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牙膏清洁力匹配不同 RDA 指数, 在保护幼嫩牙齿的同时达到有效足够的清洁, 预防龋病发生。结合全球权威机构 的 RDA 值检测数据建议, 2~5岁乳牙期牙膏RDA 为 30 ~ 50, 6 ~ 9 岁 换牙期牙膏RDA为50 ~ 70, 10 ~12 岁恒 牙 长 成 期 RDA 为 70 ~ 90。RDA 分级牙膏能够提供给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既安全又 足够清洁力的护理。
其二,选择不同年龄的含氟牙膏 。 含氟牙膏有明确的预防龋齿的作用, 在儿童口腔护理中中要大力推广使用含氟牙膏刷牙。结合牙膏的国家标准 《GB/ T 8372-2017 牙膏》、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氟的有效起始用量以及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关于低龄儿童氟含量安全应用的指导报告, 综合安全性和防龋功效性, 建议不同年龄段儿童牙膏的含氟量有所差异, 达到科学分龄有效防蛀的效果。2 ~ 5岁儿童牙膏氟含量 0.06%, 6 ~ 9岁儿童牙膏氟含量 0.09%, 10 ~ 12岁儿童牙膏氟含量 0.10%。
其三, 设计不同年龄的感官指标 。 牙膏是基础清洁的日常用品, 良好的感官体验和趣味性可以提高儿童刷牙的意愿性。在牙膏泡沫指标上, 通过精密仪器检测 (细胞测试、 泡沫仪等) 的多维度评估, 制定不同年龄耐受及适合的泡沫指标。通过研究不同年龄儿童对香型、凉感偏好, 建立儿童牙膏口感评估标准, 聚焦整体口感、香味、甜度、泡沫量、辣口感、苦涩感、留香持久性等口感指标, 调研评估不同年龄段的口味需求。针对性设计与不同年龄段相匹配的口味产品, 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刷牙习 惯。在趣味性上, 设计不同包装形式如动物造型、 异型管等, 调研并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感官趣味及体验需求。
其四,选择不同年龄的儿童牙刷 。在牙刷研究中, 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牙齿生长特点, 建议儿童使用专属的阶段护理口腔清洁工具。针对低龄儿童, 应采用刷毛偏软、 刷头偏小的产品, 温柔呵护孩子的口腔; 针对高龄儿童, 应采用普通硬度的刷毛和合适的刷头尺寸, 便于有效清除牙菌斑和牙齿软垢。
其五,要建立长效防龋的护理观念 。目前, 日常口腔清洁仍是最便捷、 经济的长效防龋方式。龋病的发生是由于细菌持续在口腔代谢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 腐蚀牙齿导致脱矿, 引起蛀牙。有效的防龋应该通过防蛀发生路径进行针对性干预, 实现长效防蛀作用。牙膏中的氟化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代谢、 增强牙齿组织的抗酸性, 降低釉质表面的 溶解度以及影响牙面上获得性膜的形成等多种路径实现防龋。另外, 有效的防蛀不仅要促进牙齿矿化, 抑菌产酸也是防蛀的关键环节, 通过配方技术抑 制致龋菌变异链球菌生长, 从源头减少菌斑致龋菌, 通过12小时长效抑制牙菌斑生长代谢, 抵抗牙菌斑代谢蔗糖产酸。通过建立长效防龋的护理观念, 顺应每个孩子的口腔情况, 做到精细化管理口腔健康。
其六,要进行全面科学的精细护理 。全面科学的儿童口腔护理会对儿童的长期口腔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有效预防儿童龋病的发生。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牙齿的生长特点, 家长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①为儿童选择分龄牙刷及牙膏, 选择刷毛不同质地, 刷头不同大小形状的牙刷以及不同清洁力度的 牙牙膏。②合理地选择儿童电动牙刷, 在提高刷牙舒 适度及便捷操作的同时, 避免损伤牙龈。③学习正确 的刷牙方法, 选择适宜的牙方式。④每3个月更换牙刷或电动牙刷刷头。⑤帮助儿童正确地使用漱口水, 有研究表面, 牙配合漱口, 通过抑制和去除菌 斑效果可以达到比单独刷牙更好的预防龋齿作用 。⑥辅助使用牙线, 儿童长出两颗以上相接触的牙齿, 家长就应该开始帮助儿童建立每日使用牙线 的卫生习惯。当小朋友有良好的自主行动能力, 家长就可以教孩子自己使用牙线。⑦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涂氟, 及时为牙齿进行窝沟封闭, 做好细节护理, 全 面科学地保护儿童口腔健康。
04
推广:加大科学防龋的推广与实施
《口腔观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口腔公共卫生工作中去推广与实施儿童分龄口腔护理,达到科学防龋的效果和目的呢?
李刚:儿童的口腔清洁行为一直是口腔公共卫生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儿童期是口腔健康的重要发展阶段, 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可以对儿童的长期口腔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所以我们要加大推广与实施科学防龋。
首先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控制儿童对蛋糕、 糖果等甜食或碳酸饮料的摄入量, 监督儿童少吃甜食, 少喝 碳酸饮料, 进食后用清水漱口, 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晚上睡前刷牙后不能再进食。
其二,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 婴儿出生之后, 即使一颗牙齿也没有萌出, 家长 也应每日用软纱布为孩子擦洗口腔。半岁左右牙齿萌 出后, 可以继续用这种方法擦洗口腔和牙齿表面。当 多颗牙齿萌出后, 家长可用指套刷或软毛刷为孩子每 日刷牙 2 次, 并清洁所有的牙面, 特别是接近牙龈缘 的部位, 建议使用牙线棒帮助儿童清洁牙齿缝隙。儿 童 2 岁左右开始学习刷牙, 建议采用 "圆弧刷牙法"。6 岁以上儿童行为能力通常较强, 可以选择用巴氏刷牙法来刷牙。
第三、使用分龄的护理用品。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牙齿的生长特点, 家长应 当为儿童选择适宜的分龄护理产品。 市面上很多牙膏 都标有含氟或不含氟等标签, 不同年龄的儿童应当选 择不同含氟量的牙膏。 具有长效防龋作用的含氟牙膏, 可以通过有效抑制菌斑代谢产酸从而达到抑制菌 斑代谢产酸, 能够延长防龋作用, 达成科学防龋。 另外, 不同年龄段牙齿的矿化程度和牙釉质疏松度有所差异, 不合适的牙膏可能会导致牙齿表面出现过度磨 损或清洁力不足, 因而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 应当选择不同RDA清洁指数的牙膏, 保障儿童刷牙时, 既能 达到清洁的目的, 又能尽可能地减少对牙齿的磨损。 选择牙刷时, 可选择刷毛不同质地, 刷头不同大小形 状的牙刷, 便于做好细节护理, 还可保护儿童牙龈。 此外儿童还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正确地使用漱口水及 牙线棒等口腔清洁工具来保持口腔清洁。
最后,进行定期的口腔检查。家长可以每半年或 1 年, 带着孩子前往正规的医 院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 及时发现儿童的口腔问题和 疾病隐患。专业的口腔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 评估口腔疾病风险 , 给予相应的意见, 帮助其解决 当下的口腔疾病问题。
总之,将儿童口腔分龄护理技术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需要明确以下注意事项: 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牙齿生长特点, 选择含氟量适宜且RDA适当的牙膏, 使用专属阶段的口腔清洁护理工具; 建立长效防蛀的护理观念, 选择全面精细化的口腔护理工具。 这是一项持之以恒的事业,为了我国儿童口腔健康,打下一生的口腔健康基础,希望全社会都来积极推行与落实《儿童口腔分龄护理和科学防龋专家共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