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生理】 人体耦合机能与认知功能

2025
02/17

+
分享
评论
杨金宇
A-
A+

人体耦合机能,通过多层次的生理、神经、认知等相互作用来维持认知等功能和适应性。伴随老化也会按照系统的复杂度的各功能逐步下降。

一,耦合(Coupling)的概念

耦合(Coupling) 是指两个或多个系统、变量、过程或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关联或协同作用。这种关系可以是直接的(如物理连接)或间接的(如信息、能量或物质的传递)。在生物学和生理学和心理学医学医学等不同领域,耦合有不同的定义和表现形式。耦合也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涉及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调节。在人体和认知科学中,耦合不仅影响个体内部的生理功能,还涉及人与环境的互动。理解这些耦合机制对于研究健康、疾病、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1.1. 生物学与生理学中的耦合

在生物系统中,耦合涉及生理功能、神经调节和生化信号的相互作用:

① 神经-肌肉耦合:神经信号控制肌肉运动,如反射弧。

② 心肺-脑耦合:心率、呼吸与脑功能协同调节,如冥想时心率下降。

③ 肠-脑耦合:肠道菌群影响大脑认知功能,如血清素合成受肠道影响。

1.2. 认知科学与心理学中的耦合

在认知过程中,耦合描述大脑不同功能模块之间的动态交互:

① 感知-运动耦合(Perception-Action Coupling):感知与行动相互影响,如视觉信息调整步态。

② 认知-情绪耦合(Cognitive-Emotional Coupling):情绪影响决策,如焦虑降低工作记忆能力。

③ 社会-认知耦合(Social-Cognitive Coupling):个体之间的认知互动,如对话时的脑电同步。

1.3. 医学中的病理性耦合

在病理过程中,耦合机制常用于解释多系统疾病:

① 阿尔兹海默症中的耦合失调:神经-免疫耦合异常导致慢性炎症和认知下降。

② 帕金森病中的运动-认知耦合障碍:运动功能退化与认知能力下降相互影响。

二,人体的耦合机能(coupling mechanisms)

人体内部存在多个耦合机能(coupling mechanisms),它们通过多层次的生理、神经、认知、心理和社会等相互作用来维持整体功能和适应性。包括了神经-肌肉感知-认知、感知-运动、注意-记忆、认知-情绪、执行-运动和感知-内脏耦合等,每个耦合功能与相应的大脑区域相连。(图-1)

31721739780098342图-1人体各种耦合机能

2.1. 神经-肌肉耦合(Neuromuscular Coupling)

① 神经-肌肉耦合指的是神经系统(大脑、脊髓、周围神经)与肌肉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反馈调节。其机制表现为,运动皮层发出信号 → 脊髓运动神经元传递 → 肌肉收缩 → 感觉反馈回中枢神经系统(CNS)。

② 神经-肌肉耦合作用在于控制肌肉的精细运动(如书写、演奏乐器)和维持平衡和姿势调整(如站立时的微调)。

③ 神经-肌肉耦合功能失调会影响帕金森病(PD),使其基底神经节功能障碍导致运动迟缓、肌张力异常。也会影响运动神经元疾病(ALS),导致神经退化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

2.2. 认知-情绪耦合(Cognitive-Emotional Coupling)

① 认知-情绪耦合会对认知功能(记忆、决策、注意)与情绪系统(杏仁核、前额叶)的进行双向调节。致使情绪影响认知,焦虑会降低工作记忆能力,而正面情绪也会促进创造力。同时认知影响情绪,表现为重新评估(Reappraisal)策略可降低负面情绪反应。

② 认知-情绪耦合作用表现为,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例如,风险评估时的"情感启发式")和情绪对记忆的调节(情绪增强记忆效应,EEM)。

③ 认知-情绪耦合功能失调时,会影响阿尔兹海默症(AD),致使情绪调控能力下降,可能出现抑郁、焦虑。影响抑郁症时,使得前额叶-杏仁核耦合异常,导致负性认知偏向。

2.3. 神经-免疫耦合(Neuroimmune Coupling)

① 神经-免疫耦合的表现为大脑与免疫系统的双向调节机制,通过迷走神经、促炎因子(IL-6, TNF-α)等介导。致使压力影响免疫,即慢性压力导致免疫抑制,增加感染风险。同时免疫下降也影响神经,例如,神经炎症(neuroinflammation)可导致认知障碍。

② 神经-免疫耦合的作用,通过免疫系统调节大脑健康(如抗炎作用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通过神经信号调节免疫应答(如交感神经在感染时的调节作用)。

③ 神经-免疫耦合失调的影响,对阿尔兹海默症,慢性炎症(如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神经炎症)加速认知功能下降。对于自身免疫疾病(如多发性硬化 MS),免疫攻击髓鞘,影响神经信号传导。

2.4. 心肺-脑耦合(Cardiorespiratory-Cognitive Coupling)

① 心肺-脑耦合是指心血管系统通过供氧、血流调节影响大脑功能。通过呼吸节律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和认知状态。也通过心率变异性(HRV) 反映大脑与心脏之间的动态调控。

② 心肺-脑耦合作用表现为一是深呼吸可激活迷走神经,提高注意力和认知灵活性,二是有氧运动改善脑供血,增强记忆力。

③ 心肺-脑耦合失调会影响,心血管疾病(CVD) 可能增加痴呆风险(如血管性痴呆),也会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可能导致低氧,影响认知能力。

2.5. 肠-脑耦合(Gut-Brain Coupling)

① 肠-脑耦合是指,肠道微生物群(Microbiota)与大脑通过迷走神经、短链脂肪酸(SCFAs)、炎症因子、神经递质(如血清素)的相互作用。

② 肠-脑耦合表现了,一方面肠道菌群影响情绪和认知(如乳酸杆菌可能缓解焦虑),饮食也会逆向影响大脑健康(如ω-3 脂肪酸可促进突触可塑性)。

③ 肠-脑耦合失调会对帕金森病(PD)和抑郁症产生影响,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帕金森病(PD)早期病理标志之一。肠道微生物群失衡可能影响血清素水平,引发抑郁症的情绪障碍。

2.6. 运动-认知耦合(Motor-Cognitive Coupling)

① 运动-认知耦合机制体现为运动控制和认知功能(注意、决策)共享大脑资源(如前额叶皮层),致使身体活动刺激神经可塑性(如 BDNF 促进神经元生长)。

② 运动-认知耦合的作用,导致了运动训练能提高认知能力(如舞蹈训练改善执行功能)。例如,运动中的姿势控制与注意力分配耦合(如步行时需要注意外部环境)。

③ 运动-认知耦失调会影响阿尔兹海默症(AD),例如,运动协调下降是早期信号之一,也会影响帕金森病(PD),致使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能力下降。

2.7. 代谢-神经耦合(Metabolic-Neural Coupling)

① 代谢-神经耦合机制指的一是葡萄糖代谢与脑能量供应(神经元主要依赖葡萄糖),二是胰岛素信号影响神经可塑性(胰岛素抵抗可能加速认知衰退)。

② 代谢-神经耦合作用表现为低血糖影响认知(如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认知障碍),同时生酮饮食可能改善认知(通过提供β-羟基丁酸作为能量)。

③ 代谢-神经耦合失调影响阿尔兹海默症相的2型糖尿病(T2D) (阿尔兹海默症也被称为3型糖尿病)。也可能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进程的线粒体功能障碍。

人体内部存在的多个耦合机制,它们共同作用以维持生理平衡和认知功能。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抑郁症等疾病往往涉及多个耦合系统的失调。例如:

① BPSD(行为和心理症状) 可能涉及 认知-情绪耦合、神经-免疫耦合。

② 阿尔兹海默症 可能涉及 神经-免疫、代谢-神经、心肺-脑 等多个耦合机制。

③ 帕金森病 可能涉及 运动-认知、肠脑、神经-肌肉 耦合异常。

三,人体耦合功能的老化

老化过程中,耦合功能(coupling functions)指的是多个生理系统或神经机制协同工作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这些耦合机制会逐步衰退,但不同系统的下降顺序有所区别(表-1)。

3.1. 感知-认知耦合(Perception-Cognition Coupling)(40-50岁开始下降)

①机制:感知系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与认知系统(记忆、注意、执行功能)之间的协同作用。

②下降表现:

嗅觉-记忆耦合:嗅觉衰退(嗅觉上皮、嗅球萎缩)影响情景记忆和情感回忆(海马体、杏仁核功能下降)。

视觉-注意耦合:老年人对复杂视觉场景的注意力调节能力下降(如阅读时难以专注)。

听觉-语言耦合:言语理解能力下降,特别是嘈杂环境中(听觉皮层-额叶的神经整合能力降低)。

③相关疾病: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早期症状通常涉及嗅觉-记忆耦合下降。

3.2. 感知-运动耦合(Perception-Motor Coupling)(50-60岁开始下降)

① 感知信息(如视觉、前庭感受)与运动控制(大脑运动皮层、小脑、基底神经节)之间的协调性下降。 ② 感知-运动耦合下降表现为:

视觉-步态耦合:对动态环境(如走楼梯、避障)适应能力变差,容易跌倒。

触觉-手部运动耦合:精细操作(如写字、扣纽扣)变得缓慢。

听觉-反应耦合:对声音提示的运动反应变慢(如车鸣笛时躲避不及时)。

③ 感知-运动耦合相关疾病有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的感知-运动耦合受损严重,如"冻结步态"。

3.3. 注意-记忆耦合(Attention-Memory Coupling) (60-70岁开始下降)

① 注意力维持和短时记忆(工作记忆)之间的相互作用性下降。

注意-记忆耦合下降表现为:

任务切换能力变差:无法高效地在多个任务之间切换(如做饭时难以同时关注多个锅)。

持续注意-记忆耦合下降:阅读或听讲座时容易分心,导致记忆编码效率下降。

情境记忆模糊:难以回忆细节,特别是新近事件的记忆。

③ 注意-记忆耦合相关疾病有阿尔兹海默症,其中期表现为注意-记忆耦合显著下降。

3.4. 认知-情绪耦合(Cognition-Emotion Coupling) (65-75岁开始下降)

① 前额叶皮层(认知控制)与杏仁核(情绪处理)之间的交互作用性下降。

认知-情绪耦合下降表现为:

情绪调节能力下降:容易产生焦虑或抑郁,面对压力时适应性变差。

社会认知能力下降: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能力变弱(如难以察觉对话中的微妙情绪变化)。

决策能力受影响:对风险的感知变得极端(要么过于谨慎,要么过度冲动)。

③ 认知-情绪耦合相关疾病有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 FTD),患者早期表现为认知-情绪耦合功能障碍。

5. 执行-运动耦合(Executive-Motor Coupling) (70-80岁开始下降)

① 前额叶执行功能(计划、决策)与运动系统(基底神经节、小脑)之间的整合能力。

② 执行-运动耦合下降表现为:

运动规划能力变差:走路时难以预测并避开障碍物。

双任务能力下降:如一边走路一边与人交谈会影响步态稳定性。

运动调整变慢:对突发情况(如突然刹车)反应不及时。

③ 执行-运动耦合相关疾病有帕金森病和路易体痴呆(Lewy Body Dementia, LBD),患者会出现显著的执行-运动耦合障碍。

3.6. 感知-内脏耦合(Perception-Interoception Coupling)(80岁以后明显下降)

① 外部感知系统(如触觉、温度感受)与内部自我感知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心肺功能)之间的协调性下降。 ② 感知-内脏耦合下降表现为

温度感知能力下降:对寒冷或高温的感知迟钝,易发生低温症或中暑。

疼痛感知能力变弱:容易忽略严重疾病的早期疼痛信号(如心脏病发作时的胸痛感知降低)。

饥饿-饱腹感调节失衡:老年人食欲调节异常,导致营养不良或暴饮暴食。

③ 感知-内脏耦合相关疾病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老年消化系统疾病,通常伴随感知-内脏耦合功能下降。

68031739780150589表-1 人体耦合机能衰退顺序

因此,伴随老化并非所有耦合功能同时下降,而是按照神经系统耦合复杂度的不同逐步发生,而且波及其他耦合功能并且影响认知功能。

① 感知-认知(早期下降) → 运动协调(中期下降) → 情绪调节(晚期下降)

② 与大脑高级区域(前额叶、顶叶、海马体)相关的功能较早衰退,而与脑干、自主神经系统相关的功能最晚衰退。

③ 老化影响是系统性的,如果一种耦合功能下降,往往会影响其他相关系统(如嗅觉下降影响记忆、感知下降影响运动)。

杨金宇 第一稿(健康界) 2025.2.17

参考文献:

[1] ChatGPT 4.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神经,认知,运动,下降,耦合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第八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