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智能医疗设备漏洞管理:从被动防御到主动狩猎,如何破局?

2025-02-17 14:38   易倍极医学

因此,如何从传统的被动防御模式向主动、积极的漏洞管理模式转变,已然成为医疗行业和网络安全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2025年,全球智能医疗设备市场将突破万亿美元,然而网络安全威胁也随之急剧上升。2024年,美国医疗系统因勒索攻击损失超78亿美元,而中国某三甲医院因呼吸机漏洞导致患者数据泄露,治疗延误!智能医疗设备的安全隐患正在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数据的隐私性。

在数字化医疗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智能医疗设备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功能,正逐渐成为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设备不仅显著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然而,随着智能医疗设备的智能化、网络化和互联化程度不断加深,其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也与日俱增。设备中潜藏的安全漏洞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将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医疗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以及整个医疗系统的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如何从传统的被动防御模式向主动、积极的漏洞管理模式转变,已然成为医疗行业和网络安全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1.被动防御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智能医疗设备的漏洞管理普遍采用被动防御策略。也就是说当设备出现故障或被外部机构检测出安全问题后,才启动漏洞扫描、分析与修复流程。但在实际应用中,被动防御模式暴露出了诸多弊端:

时间维度来看,被动防御模式下的漏洞发现往往存在严重的滞后性。黑客可能早在数月甚至数年前就已发现并利用设备漏洞,在悄无声息地窃取患者的敏感医疗数据、篡改诊断结果或干扰设备的正常运行。当医院或医疗机构察觉到异常时,往往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如在 2017 年爆发的 WannaCry 勒索病毒攻击事件中,全球范围内多家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遭受感染,导致大量患者的诊疗数据被加密,医院的正常运营陷入瘫痪,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技术层面看,被动防御模式难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新型网络威胁。随着网络攻击技术的不断演进,黑客的攻击手段愈发多样化和隐蔽化。新型的零日漏洞、供应链攻击和高级持续性威胁(APT)等不断涌现,而被动防御模式由于缺乏对这些新型威胁的实时监测和主动预警能力,往往在面对攻击时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有效保障智能医疗设备的安全。

2.主动狩猎:打破被动防御的僵局

为了打破被动防御的困境,主动狩猎模式应运而生。主动狩猎是一种基于风险驱动的漏洞管理策略,强调主动出击,全面探测、分析和评估设备安全状况,提前发现并修复潜在威胁。其实施步骤包括:

1. 漏洞发现: 运用多种先进的扫描工具,对设备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漏洞检测(包括自动化扫描工具和人工渗透测试),发现已知和隐藏的漏洞。

2. 漏洞分析: 深入分析漏洞成因、触发条件和潜在危害,评估其对患者安全、医疗数据及医疗系统的影响。

3. 漏洞评估: 采用CVSS评分系统,对漏洞进行科学分级,以便医疗机构根据漏洞风险优先处理。

4. 漏洞修复: 根据漏洞评估结果,实施高效修复策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不受新漏洞引发的威胁。

5.漏洞监控与报告: 部署安全设备,实时跟踪设备安全状态,确保漏洞修复后的持续防护。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为医疗器械制造商在应对 FDA 网络安全审查方面提供更全面的指导和帮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疗,设备,漏洞,威胁,安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