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美国医疗健康论坛首次出现智慧医院这一概念,提出建设智慧医院的目标是将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医院各个科室和部门,我国医院信息化进程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年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开展智慧中医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遴选申报工作的通知》,智慧中医医院建设的落地实施工作正式拉开帷幕,"以标准为导向推动建设,以应用评价为指针促进整改"是贯穿整个智慧中医医院布局的路径。杭州唐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结合自身在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领域的经验与实践,对该政策进行探讨:
出台背景
1.1 智慧医院
2009年美国医疗健康论坛首次出现智慧医院这一概念,提出建设智慧医院的目标是将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医院各个科室和部门,我国医院信息化进程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目前,智慧医院的建设模式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一是基于单体医院的智慧医院,集智慧服务、智慧医疗、智慧护理、智慧管理于一体,如:医疗服务流程的信息化、院内医疗系统数据的整合、智能化诊疗决策系统、将语音识别集成于电子病历系统、移动医生工作站、智能输液系统、智能体温监护系统、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等;
二是以智慧医院和医联体为基础,建立智慧医疗集团,如:远程平台的建立以及远程医疗服务的提供;
三是覆盖一定区域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如:区域信息平台的建立,实现区域内医疗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
1.2 智慧中医院
202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加强中医医院智慧化建设,鼓励各地开展智慧中医医院建设,探索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推进医疗业务协同、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精准决策,建成一批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一体化的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智慧中医医院。
经过对中医电子病历、名老中医传承信息系统、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等中医药特色信息系统与智慧中药房、共享中药房等中医药服务模式的充分探索与实践,2024年12月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进一步发布《中医医院信息与数字化建设规范(2024版)》的通知,提出:要以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以业务应用为核心,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统筹发展和安全,重塑管理与服务模式,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持续推动医院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中医药特色鲜明、服务管理规范、系统安全高效、信息互通共享的智慧中医医院。
间隔1个月,再次发布智慧中医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遴选申报工作通知,明确了智慧中医医院建设的内容与主要评价标准,以评促建,推动医疗健康信息联通共享,并在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上明确建设规划。
1.3 区别
对比智慧医院和智慧中医院的建设内容,可以看出:智慧医院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侧重于实验室结果、影像数据、用药说明书的整合与分析,通过数据整合、统计学意义、智能预测形成临床辅助诊疗策略;智慧中医院更加注重个性化诊疗,注重就医过程中患者的感受、体验与评价,新增随访系统形成疗效闭环测评,侧重于四诊数据的数字化采集分析、中医药知识库的构建以及中医个性化健康管理。智慧中医院在智慧化的基础上融入更多中医药特色,更加符合中医药诊疗模式。
什么是智慧中医医院
智慧中医医院是以 "互联、物联、智能、感知" 为核心理念,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构建具备一定信息化建设水平且中医药特色应用突出的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少数民族医医院),旨在优化中医医疗服务流程和体验,规范中医药诊疗业务行为,提高中医药诊疗效率,辅助临床决策和中医院管理决策,达成中医医疗、服务、管理的全面智慧化升级。例如:
在诊疗上,利用 AI 与大数据技术,实现个性化诊疗;利用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依据患者历史健康数据及实时状况,量身定制诊疗方案;利用远程医疗服务,扩大中医医疗的覆盖范围,解决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
在管理方面,实现公共卫生信息、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互联互通,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科学性;智慧共享中药房整合线下线上资源,运用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改革中药药事服务,建立全流程中医药信息追溯系统等。
之后,我们将结合国内相关政策和自身团队实践经验对相关评价内容进行探讨,敬请关注。
文|孙茜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