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建议:提高心理健康服务可及性 将心理咨询与治疗纳入医保

2025
03/10

+
分享
评论
惠斯安普
A-
A+

当前,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24.6%,老年人群体中26.4%存在抑郁症状。老年和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服务更需要政策扶持以及AI技术设备助力。

当前,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24.6%,老年人群体中26.4%存在抑郁症状,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老一小”群体的突出挑战。多位在北京参加两会的政协委员关注这一现象,指出精神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政策创新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尤其应推动心理咨询与治疗纳入医保体系。

现状与挑战

‌医保覆盖不足‌:目前仅北京、广东等约10个省市将心理咨询与治疗部分纳入医保,且报销范围局限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等特定疾病,青少年高发的抑郁症、焦虑症报销比例仅30%~50%,且多限于三甲医院。

‌服务资源不均‌:基层医疗机构心理服务能力薄弱,欠发达地区专业人才匮乏,农村及低收入群体难以获得有效支持。

委员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张其成建议,给与政策支持,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

完善医保体系‌:将心理咨询、治疗全面纳入全国医保目录,规范服务定价标准,优先覆盖青少年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心理问题,提高报销比例至70%以上。

‌强化基层服务‌:在社区增设“老年心理服务站”并纳入医保定点,对农村及低收入老人实行心理筛查和干预“零自付”补贴;推动学校建立心理筛查与高危学生动态追踪机制。

‌数字技术赋能‌:整合在线评估、AI心理干预等数字化服务,研发“心灵陪伴机器人”,建立全国互通式“心理健康档案”,降低服务门槛。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董事长‌翟美卿建议,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构建多元协作机制。

学校层面:每年开展1-2次心理健康筛查,将心理健康课设为必修课,100%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并与三甲医院开通转诊绿色通道。

家庭层面:法定化家庭教育责任,要求家长每学期至少参与一次心理健康培训,掌握亲子沟通技巧。

社会层面:建设社区心理驿站,推广互联网心理咨询,将“心理咨询”项目纳入医保,打通“预警-转介-干预”全链条。

‌倾斜支持欠发达地区‌:通过AI技术为乡村学校提供心理筛查、线上课程及咨询,建立隐私保护机制,弥补师资短缺。

两位委员均强调技术对普惠服务的推动作用。例如,AI心理筛查可快速识别高危人群,动态档案管理便于跨区域诊疗衔接;线上咨询平台能突破地域限制,缓解基层资源不足。此外,分级报销和差异化补贴政策,可确保低收入群体“看得起病”“防得住病”。

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医保不仅是医疗体系的升级,更是社会公平的体现。通过政策保障、资源下沉与技术赋能,我国有望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心理健康支持网络,让“治未病”理念真正落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纳入,医保,服务,心理健康,心理咨询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第八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