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89岁婆婆急性腹痛命悬一线 医生及时手术转危为安
"真没想到,我母亲能闯过这一关!"3月9日,在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胃肠二外科病房,来自河南信阳的刘先生紧握着母亲的手,眼眶泛红。一周前,他89岁高龄的母亲因急性腹痛命悬一线,经该院胃肠二外科方军主任团队实施高难度3D腹腔镜右半结肠D3根治术后转危为安。
2月25日,刘先生的母亲突然腹痛难忍,当地医院诊断为"阑尾穿孔",采取输液、禁食保守治疗,但病情未见好转。因老人的家人曾因腹股沟疝气由市六医院方军主任做过手术,效果很满意。刘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上了方军。方军详细阅读各项检查报告后,认为老人具备手术条件,刘先生便驱车400多公里抵汉就医。
方军评估病情后诊断老人患有继发性腹膜炎、阑尾肿瘤穿孔。因老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等多种基础疾病,经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方军为老人全麻下行3D腹腔镜探查,术中证实为阑尾穿孔、腹腔脓肿、腹膜炎,且阑尾形态明显异常,呈肿瘤性改变,见胶冻状粘液溢出,凭借丰富临床经验,方军考虑是阑尾粘液肿瘤。"老人89岁高龄且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大。"该院胃肠二外科主任方军坦言,若不及时手术,患者可能面临生命危险;但手术本身对老人而言同样危机四伏。
面对两难抉择,方军团队决定迎难而上。3月3日,在多学科协作下,团队为刘先生母亲实施3D腹腔镜右半结肠D3根治术。术中,方军通过3D高清成像系统精准分离腹腔粘连,刮吸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完成右半结肠切除,并彻底清扫淋巴结。历时2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幸运的是,通过术后病检证实,老人所患低级别阑尾粘液肿瘤伴局部癌变,属于早期阑尾癌。"方军表示,老人所做的3D腹腔镜手术,其立体视野让血管、神经、层面清晰可见,既能保证肿瘤根治的彻底性,又能最大限度减少创伤,传统开腹手术对高龄患者打击大,而腹腔镜微创技术结合快速康复理念,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风险。
3月9日,老人已恢复自主进食、排便并下床活动,刘先生为母亲办妥出院手续,一家人开心回家。"高龄患者手术需要勇气,更需要技术底气。"方军表示,随着微创技术进步,年龄已非外科手术绝对禁区,但须严格术前评估、精细操作。他提醒,阑尾肿瘤并不少见,但不容易早期发现,往往需要体检行CT检查或并发阑尾炎后术中才发现,且易误诊为普通阑尾炎,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才能识别,阑尾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与结肠癌一样,可发生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其中阑尾恶性粘液性肿瘤一旦穿孔还容易发生腹腔广泛种植转移,治疗非常棘手。建议普通中老年人群定期体检(CT及胃肠镜检查是消化道肿瘤检出的最好手段),若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