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多动症孩子在聚会中表现得体?家长必看!
多动症(ADHD)孩子,也被大家亲切的称为"A 娃",家有A 娃的家长们,是不是一提到聚会就头疼不已?本应欢乐的聚会,却常常因孩子的失控行为,让您陷入尴尬。别担心,今天就教您几招,通过提前训练孩子的 "社交行为",可以帮助他们在聚会中表现得更加得体。
一、多动症孩子在聚会中常见的行为问题
1、过度兴奋:在聚会的热闹氛围中,多动症孩子可能会变得异常兴奋,难以安静下来。
2、冲动行为:可能会不经思考就做出一些行为,比如大声喧哗、乱跑乱跳,甚至抢夺他人的物品。
3、社交困难:可能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难以参与集体游戏或活动,导致被其他孩子排斥。
二、如何提前训练 A 娃的社交行为?
1、制定行为规则
提前给孩子 "打预防针"。聚会前,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孩子一起制定聚会时需要遵守的行为规则,比如 "不能在屋子里跑,要小声说话,不要抢别人的东西等"。将这些规则写下来,贴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方便他们随时查看。
2、模拟聚会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在聚会前,用家中的玩具和道具,模拟聚会的场景,与孩子一起进行角色扮演。和孩子一起练习如何在聚会中表现。例如,可以设定一个"欢迎客人"的场景,教孩子如何礼貌地打招呼、递茶水等。
家长也可以扮演成其他小朋友,和孩子一起玩"分享玩具"的游戏,让孩子学会等待和轮流。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练习如何在聚会中与人互动,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样的练习不仅能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给予积极反馈
当孩子在模拟练习中表现出色时,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例如,可以说:"你刚才表现得很好,我相信你在聚会上也能做到!"
当孩子在聚会中也表现良好,如安静坐了一会儿、有礼貌地和人打招呼,就可以奖励孩子一颗小糖果或一个拥抱。这能强化孩子的正面行为,让他们更愿意遵守规则。
通过提前训练和准备,我们可以帮助多动症孩子在聚会中表现得更加得体,减少失控行为的发生。但是,在聚会过程中,家长还是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状态。当孩子开始兴奋过度时,及时用温和的方式提醒,如轻拍肩膀,小声说 "我们说好要安静哦"。不要当众严厉批评,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更加失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