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DRG/DIP时代:巧用院前体检优化诊疗,让钱“花在刀刃上”

2025-03-23 19:29

未来的医院管理者和优秀科主任一定不仅是医疗专业人才,一定是具有医疗、医保、运营、财务、信息化思维融汇贯通的复合型人才。国家政策我们不能改变,那就只能适应。

 DRG/DIP时代:巧用院前体检优化诊疗,让医保资金“花在刀刃上”

在DRG/DIP支付改革全面落地的当下,医院面临“控成本”与“提质量”的双重挑战。如何让有限的医保资金发挥最大价值?如何缩短住院日、减少过度检查?院前健康管理中心的体检报告,或将成为破局关键。本文从临床实践出发,为临床医生、管理者提供科学落地的解决方案。

一、现状与痛点:DRG/DIP倒逼诊疗模式转型

DRG/DIP支付模式下,医保对病种费用“打包支付”,医院需在固定费用内完成诊疗。传统住院流程中,临床医生往往依赖住院期间的全面检查明确诊断,但这一模式导致两大问题:  

1. 检查费用挤占治疗预算:过度检查消耗DRG/DIP支付额度,压缩实际治疗空间。  

2. 住院日延长:等待检查结果延长住院时间,影响医院运营效率。  

破局方向:将诊断关口前移至院前,临床医生、特别是临床科室主任及医院医疗、医保、运营管理者要是更新固有思维观念,引导非急症病人及家属优先将常规检查检验项目由本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进行完成,通过健康管理中心的体检报告提前完成基础筛查,为住院治疗的时间及费用“腾出空间”。

大家要清楚,现在虽然有很多的医院执行预住院制度,但预住院的检查检验费用也是会纳入到总住院费用中进行医保DRG/DIP支付核算的,虽然降低了平均住院日,但医保费用结构并没有太大变化。

同时,门诊预住院检查检验比较分散,排队时间较长,病人体验感有待进一步提升,而本院的健康管理(体检)中心一般是一站式服务,预约一次,全面检查检验,电子报告医生站随时可查。全院统一的检查检验结果,信得过,可通用。很多医保重点检查的所谓“过度检查检验”项目,目前对健康体检还没有要求。所有即满足了临床需要,又避免的因所谓的“过度检查检验”而被医保检查处理。

二、院前体检的三大价值:从“被动检查”到“主动规划”

1. 精准预判,减少重复检查

•数据整合:将健康管理中心的体检报告(如血常规、影像学、肿瘤标志物等)直接接入医院信息系统,住院医生可提前调阅,避免重复开单。  

•高危分层:根据体检异常指标(如血糖、血脂、肿瘤标志物升高),预判患者潜在疾病风险,针对性设计住院检查方案。  

2. 优化费用分配,聚焦核心治疗

•费用测算:以某DRG病种支付标准1.2万元为例,若通过院前体检节省20%检查费用,可多分配2400元用于手术、靶向药等核心治疗。  

•动态调整:对复杂病例,可申请“特病单议”,结合院前数据证明治疗必要性,争取医保支持。  

3. 缩短住院日,提升运营效率

•检查前置:需空腹、预约的检查(如胃肠镜、增强CT)在院前完成,住院后直接进入治疗阶段。  

日间手术拓展:结合体检结果筛选适合日间手术的患者(如胆囊结石、白内障),将平均住院日从5天压缩至24小时。  

三、落地策略:四步构建“院前-住院”协同体系

1. 建立标准化体检套餐

•按病种设计:如心血管高危人群套餐(心超、冠脉CTA)、肿瘤筛查套餐(低剂量CT+肿瘤标志物)。  

•动态更新:根据DRG/DIP病组变化调整体检项目,确保与临床需求匹配。  

2. 打通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

•技术支撑:通过医院信息平台(HIS)整合健康管理中心数据,设置“院前预警模块”,自动提示异常指标。  

•流程再造:住院医生开具检查前,系统自动比对院前数据,拦截重复项目。  

3. 绩效激励与质控双驱动

•绩效考核:将“院前体检利用率”“住院检查重复率”纳入临床科室KPI,与临床科室绩效奖金挂钩。  

•质量监管:医保、医务部门联合督查,对临床不合理住院检查进行溯源追责。

4. 患者宣教与协作

•宣教前置:门诊医生在非急症需住院病人诊疗时告知患者“院前-住院”一体化流程的意义,减少抵触情绪,并可同时开具检查检验医嘱,让住院病人及家属进行自愿选择在门诊预约检查或到本院健康管理中心预约检查。  

临床科室在慢病患者出院时进行科普宣教,宣教内容包含有在下一次需要再次住院诊疗前到本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进行院前检查检验的必要性及“院前-住院”一体化流程的意义。

•医患共决策:住院时展示院前检查结果,解释后续治疗计划,提升信任度。  

四、未来展望:从“疾病治疗”到“健康管理”

DRG/DIP改革不仅是支付方式的变革,更是医疗价值导向的重塑。通过院前健康体检的深度整合,医院可逐步实现:  

•成本可控:减少低效检查,将资源倾斜至高价值治疗。  

•效率提升:缩短住院日,释放床位周转潜力。  

•患者获益:少花钱、少折腾,获得更精准的治疗。  

五、所有医院的临床医生、医院管理者要跳出固有医疗思维,不需要做得太超前,但要比同行快半步。

将检查检验前置到本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完成,目前应该还是比较新的思路和建议,但不久的将来,一定是很多医院的必然选择,所以只有转变观念,跳出固有思维,才是领军者。

未来的医院管理者和优秀科主任一定不仅是医疗专业人才,一定是具有医疗、医保、运营、财务、信息化思维融汇贯通的复合型人才。国家政策我们不能改变,那就只能适应,并在适应中创新。不碰政策红线,不触政策底线,合理利用政策来为病人服务,为病人健康服务。

在医保支付改革的浪潮中,谁能率先打破“住院才检查”的惯性思维,谁就能抢占高质量发展先机。院前健康管理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它关乎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更关乎每一位患者的生命质量。  

(本文参考政策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指导意见》、国家卫健委DRG/DIP技术规范)


医院精益运营管理专区

【系列直播,抢先观看】系列直播分享将涵盖最新的医院运营管理理念和行业趋势,帮助医院实现人、财、物三项核心资源精益管理。

【标杆探访,抢先报名】优先健康界年度标杆医院运营管理主题探访名额,提供实地考察机会,亲身体验和学习标杆医院的先进运营管理经验做法。

【互动交流,持续学习】线上社群随时交流,专家讲师不定时分享优质运营管理学习资料内容,行业经验。

【解决方案,提升效率】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提供医院运营管理优选解决方案,帮助医疗机构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和技术进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检查,住院,体检,医保,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