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咳嗽,起初以为是普通感冒,没太在意,可这咳嗽却断断续续,怎么也不好,有时还伴有咳痰,甚至呼吸困难。到医院一检查,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防治指南
在呼吸内科门诊,经常能遇到这样的患者:长期咳嗽,起初以为是普通感冒,没太在意,可这咳嗽却断断续续,怎么也不好,有时还伴有咳痰,甚至呼吸困难。到医院一检查,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究竟是怎么回事?该如何防治呢?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讲。
一、什么是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简单来说,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 3 个月,连续 2 年或 2 年以上。
二、临床表现
1. 咳嗽: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一般晨间咳嗽为主,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病情较轻时,咳嗽呈间歇性,随着病情进展,咳嗽可能会终年不愈。
2. 咳痰:多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清晨排痰较多,起床后或体位变动可刺激排痰。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呈脓性痰。
3. 喘息或气急:部分患者伴有喘息症状,活动后尤为明显。当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三、发病原因
1. 吸烟:这是慢性支气管炎最重要的发病因素。香烟中的焦油、尼古丁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削弱纤毛的清除功能,还能使支气管黏液腺增生、肥大,导致黏液分泌增多,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
2. 空气污染: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室内装修污染等,含有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质,长期吸入会刺激气道,引发慢性炎症。
3. 感染因素: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的病毒有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反复感染可使病情加重。
4. 过敏因素:部分患者对花粉、粉尘、动物毛发等过敏,接触过敏原后可引起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和分泌物增加,诱发慢性支气管炎。
5. 其他因素:寒冷空气、气候变化、机体免疫力下降等,也可能促使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老年人由于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更易患病。
四、诊断依据
1、症状:医生主要依据患者长期的咳嗽、咳痰症状,每年持续 3 个月,连续 2 年或以上,排除其他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即可做出初步诊断。
2、检查指标及检验项目
2.1胸部 X 线:早期可无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双下肺野明显。
2.2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当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用力肺活量(FVC)<70%,可确定存在持续气流受限,有助于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合并慢阻肺)。
2.3血常规:急性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升高,提示有细菌感染;如嗜酸粒细胞增多,可能与过敏因素有关。
2.4痰液检查:通过痰涂片和痰培养,可明确感染的病原体,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五、鉴别诊断
1. 咳嗽变异型哮喘:以刺激性干咳为主要表现,通常无痰,咳嗽较剧烈,夜间及凌晨发作明显,常有过敏史,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阳性。
2. 肺结核:常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咳嗽、咳痰可持续较长时间,痰中可带血,胸部 X 线或 CT 检查可发现肺部结核病灶,痰结核菌检查阳性可确诊。
3. 支气管扩张:多有反复咯血,咳大量脓痰,肺部听诊可闻及固定性湿啰音,胸部高分辨率 CT 可显示支气管扩张的形态和部位。
4. 肺癌: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有长期吸烟史,咳嗽性质可发生改变,可伴有咯血、消瘦、胸痛等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通过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活检可明确诊断。
六、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1.1戒烟:这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最重要的措施。戒烟后,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肺功能下降速度也会减慢。
1.2避免诱因:尽量避免接触空气污染、过敏原等诱发因素。在寒冷季节或天气变化时,注意保暖,减少外出。
1.3加强锻炼: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慢跑等,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发作。
1.4呼吸功能锻炼:包括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是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 2 倍;腹式呼吸是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可增加呼吸深度,提高肺通气量。
2、药物治疗
2.1控制感染:在急性发作期,根据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如病情较轻,可口服抗生素;病情较重时,需静脉用药。
2.2镇咳祛痰:可选用复方甘草合剂、氨溴索、氯化铵等药物。对于干咳为主者,可使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但对于老年体弱、咳痰无力者,不宜使用强效镇咳药,以免抑制咳嗽反射,导致痰液不易排出。
2.3平喘:伴有喘息者,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氨茶碱等,可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喘息症状。对于病情严重、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以减轻气道炎症。
3、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下,慢性支气管炎不需要手术治疗。但对于一些合并严重肺气肿、肺大疱,且经内科治疗无效,出现呼吸功能严重受损或反复发生气胸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肺减容术、肺移植等,但手术风险较高,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4、中医疗法
4.1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舌脉等,辨证论治。如属风寒袭肺证,可选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风热犯肺证,可选用桑菊饮加减;痰湿蕴肺证,可选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等。中药治疗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症状,减少发作次数。
4.2穴位贴敷:在三伏天或三九天,将中药制成膏剂,贴敷在肺俞、定喘、膻中等穴位上,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起到温通经络、散寒平喘的作用,可预防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4..3艾灸:艾灸肺俞、脾俞、肾俞等穴位,可温阳散寒、扶正固本,增强机体抵抗力。
七、注意事项
1. 遵医嘱用药: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尤其是抗生素,不能自行滥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2.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胸部 X 线、肺功能等检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 注意饮食:饮食宜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咳嗽、咳痰症状。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对呼吸道的刺激。
5. 心理调节:慢性支气管炎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家属应多关心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八、预防保健措施
1. 增强免疫力:可通过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减少感染的机会。此外,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也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2.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触,减少感染病原体的风险。
3. 改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打扫房间,减少灰尘、过敏原等。在空气污染严重时,可佩戴口罩。
4.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以减少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九、专家提醒
慢性支气管炎虽然不能完全根治,但通过积极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发作次数,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一旦出现长期咳嗽、咳痰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同时,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能更好地与疾病 "和平共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