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绩效国考指标研讨系列1--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指标“高好

2025-03-31 11:08

“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是一个反映医院功能定位和服务模式的重要指标。

绩效国考指标研讨系列1--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指标"高好还是低好"?

秦永方 誉方医管创始人/誉方智数首席顾问

提示:本期开始对绩效国考"55+1"指标深入研讨,本期研讨"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指标,这个指标从医院运营角度看非常重要,该指标背后的含义有哪些?该指标"高好还是低好"?探讨如下。

关于"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指标的高低优劣问题,需结合三级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运营效率及政策导向综合分析。

一、指标定义

"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是指医院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的门诊服务量与住院服务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公式: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 = 门诊就诊总人次 / 出院患者总人次

主要反映内容:

1、医院门诊与住院服务的结构比例;

2、医院是否合理分流患者(轻症门诊解决 vs 重症住院治疗);

3、资源利用效率(门诊与住院资源的匹配程度)。

二、指标"高"或"低"的利弊分析

指标高低

可能含义

优势

风险/问题

比率高

1. 门诊服务量大,患者流量充足;可能表明医院以门诊服务为主,注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或者社区医疗功能较强。

2. 如果门诊人次数过高而住院人次数过低,可能存在门诊过度依赖的问题,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可能吸引轻症患者,体现服务可及性。

3.可能导致门诊排队时间长、拥挤等问题。

- 门诊收入稳定;- 提升医院社会影响力。

- 偏离三级医院定位(应侧重疑难重症住院服务);- 门诊过度拥挤,资源挤占住院需求;- 可能因轻症患者过多,导致CMI值(病例组合指数)偏低。

比率低

1. 住院服务占主导,可能体现疑难重症救治能力,或专科特色突出。体现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2. 符合三级医院功能定位。

3.如果出院人次数过高而门诊人次数过低,则可能反映出医院在急性医疗服务方面压力较大。影响医院运营效益:

3.可能导致部分患者需要等待入院治疗。

- 住院收入更高(手术、重症治疗);- 提升CMI值,增强绩效考核得分;- 符合分级诊疗政策导向。

- 若住院患者中轻症占比高,可能存在"过度住院"问题;- 床位周转率不足可能导致资源浪费。

该指标在医院运营管理中可以反过来,按照住院率应用更加清晰明了,对于评价科室及主诊医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住院率"是指医院在一定时间内,所有出院患者的总人次占门诊就诊总人次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住院率=出(入)院患者总人次/门诊就诊总人次×100%

该指标反映了医院在门诊服务中选择住院治疗的患者比例,是衡量医院医疗服务结构和能力的重要指标。

1. 反映医院的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如果住院率较高,说明更多的门诊患者被收入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可能反映出医院在疑难重症救治方面的能力较强。

如果住院率较低,则可能表明医院更多地通过门诊解决患者的就医需求。

2. 体现医疗服务结构和功能定位:

对于以住院服务为主的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如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等),较高的住院率是正常的,反映出其在疑难重症救治方面的优势。

对于以门诊服务为主的基层医疗机构或社区医院,较低的住院率可能是正常的。

3. 帮助医院优化资源配置:

如果住院率过高,可能表明医院在门诊服务方面资源不足,或者部分患者应留在门诊治疗却被收入院。

如果住院率过低,可能表明医院在住院服务方面资源未被充分利用,或医院过度依赖门诊服务。

4. 有利于医保判定低门槛入院;

医保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对超过平均住院率水平的医院会更加重视,检查将会从严。

三、指标到底"高好还是低好"?

1. 从医院功能定位来看:

对于以综合服务为主的大型三级公立医院,合理的门诊与出院比应体现"门急诊+住院"的均衡发展。如果比值过高,可能表明医院在住院服务方面存在短板;反之,如果比值过低,则可能表明医院在门诊服务方面能力不足。

对于以专科特色为主的医院(如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等),通常需要较高的出院人次数来体现其核心竞争力。此时,较低的比值可能是正常的。

2. 从医疗资源配置来看:

如果比值过高,可能反映出医院在住院服务方面的资源未被充分利用,或者门诊服务量过大导致资源紧张。

如果比值过低,可能反映出医院过度依赖住院服务,可能导致患者等待时间长或医疗费用增加。

3. 从社会需求和政策导向来看:

国家鼓励分级诊疗和"强基层",提倡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下沉到社区医院。因此,在大型公立医院中,门诊比值过高可能反映出其在承担初级医疗服务方面存在过度现象。

同时,国家也要求三级公立医院加强疑难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出院人次数占比。

4. 从医院经济价值角度来看:

从医院经济价值角度来看,较高的住院率有助于医院病床使用效率的提高,有助于住院收入的增加;

5. 5.从医院绩效考核的角度来看:

医院最好的选择是门诊和住院基数都提高,住院率也不高,但是医疗收入提高。绩效考核需要更加关注入院患者的疾病疑难程度,也就是说RW值的高低,誉方医管之所以按照入院判诊RW作为绩效考核,目的就是在于收治疑难程度高的病例,降低对低门槛收治入院的绩效激励,推动病种结构调整。

四、"高好还是低好"的总结

没有绝对的"高好"或"低好",关键在于平衡:

对于大型综合医院,合理的比值应体现门诊与住院服务的均衡发展。

对于专科医院或以急性医疗服务为主的医院,较低的比值可能是正常的。

结合医院实际和政策导向优化指标:

如果比值过高,建议加强住院服务能力,提升疑难重症救治水平。

如果比值过低,建议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提升门诊诊疗效率,同时避免过度医疗。

总之,"门诊人次数与出院人次数比"是一个反映医院功能定位和服务模式的重要指标。从绩效国考的角度来看,关键在于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和社会需求,合理调整服务结构和资源配置,实现门诊与住院服务的协同发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服务,住院,门诊,可能,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