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居民医保补助与覆盖范围扩大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提高3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增加5元,并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扩大中低收入群体覆盖"。这一系列政策标志着我国在医疗保障领域的持续深化改革,旨在通过财政支持与制度优化,提升全民健康福祉。
一、财政补助标准的历史性提升
2025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2024年的670元提高至700元,增幅达30元。这一调整是自2003年新农合制度建立以来,财政补助从每人每年10元逐步提升至700元的重要里程碑。
通过扩大医保基金池,增强对重大疾病的经济风险抵御能力。例如,湖南省2025年居民医保筹资标准达1100元(个人缴费400元+财政补助700元),进一步保障参保居民的门诊、住院和大病医疗需求。
2025年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提升到每人每年99元,中央财政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805.5亿元,支持兜牢人民群众健康"网底",巩固全民健康"第一道防线"。
二、省级统筹与制度公平性优化
2025年政策明确提出"稳步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通过统一筹资标准、待遇水平和基金管理,解决地区间保障水平不均衡问题。例如,内蒙古自治区提前下达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补助资金91.71亿元,以持续加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力度,不断提升医疗保障待遇水平。
内蒙古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从制度初期的30%-50%提升至70%,普通门诊报销比例不低于50%,有效减轻个人负担。
三、中低收入群体覆盖的深化路径
财政补助增长直接用于提高报销比例和扩大医保目录覆盖范围。2003年新农合仅覆盖300余种药品,而2025年医保目录药品已增至3159种,肿瘤、罕见病等高价药纳入报销范围,政策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70%。
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已开通异地就医备案办理功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覆盖近1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员可以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力度,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医疗救助补助资金296.5亿元,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